中国人身保险行业第一套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在北京诞生,填补了国内重疾表领域的空白。
此次发布的重疾表,是以整个行业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做出来的,其准确性、客观性和权威性都是以前各家再保公司的发生率表所无法比拟的。
有了现在这套行业标准,重疾发生率混乱的局面将大大减少,这不仅对产品开发、准备金提取有直接影响,对重疾险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国人身保险行业第一套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以下简称“重疾表”)的诞生,有力填补了国内重疾表领域的空白,对于夯实行业发展基础、促进产品创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保险业的一件大事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张路群表示,第一套重疾表的发布,是中国保险业的一件大事。与国外编制发生率表通常采集几十万,几百万张保单相比,这次中国自己的重疾表共收集了七千多万张保单的信息,工作量巨大,是国外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据了解,这套重疾表共有5张表,包括6病种经验发生率男性表和女性表、25病种经验发生率男性表和女性表,以及恶性肿瘤、急性心梗、脑中风等3种主要重大疾病的单病种发生率参考表。在该套重疾表的编制过程中,采用了高达7500万条的重大疾病产品样本数据及85万件理赔记录,而且数据质量高,采用的编制技术成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有所创新。这样一套重疾表,编制仅用了不到国外同行一半的时间。
在重疾表公布之前,行业内保险公司大都依赖再保公司提供重疾发生率,但往往对于同一个重疾产品,各家再保公司的报价不尽相同,有时差别还非常大,这让直保公司困惑不解。
张路群认为,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是经验数据不足——由于重疾险进入中国的历史相对比较短,各家公司缺乏数据的积累,再保公司也是如此。在找不到更好解决办法的情况下,外资再保险公司只能采用国外成熟市场的重疾发生率作为基础,再根据中国国内市场的差异作一些简单调整。由于起点不同,调整的方法和幅度不同,客观上造成了再保险公司的定价发生率差异。再加上对同一风险的认知不同和因为业务竞争需要做的一些人为技术处理,更让直保公司难以把握重疾发生率。
“而此次发布的重疾表,是以整个行业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做出来的,其准确性、客观性和权威性都是以前各家再保公司的发生率表所无法比拟的。”张路群相信:“有了现在这套行业标准,重疾发生率混乱的局面将大大减少,这不仅对产品开发、准备金提取有直接影响,对重疾险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的重大疾病保险实现保费收入约406亿元。随着各公司在保险回归保障方面的努力,以及国人健康保险意识的日益强化,重疾险在未来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产品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在重疾表公布的同一天,中国保监会正式宣布,该表将成为重大疾病保险法定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参考,并于12月3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保监会通知,保险公司在评估包含重大疾病保险责任的人身保险产品的法定责任准备金时,应以重疾表作为重大疾病发生率评估基础的下限,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审慎性原则进行适当调整,合理确定重大疾病发生率评估基础。因此,此次重疾表对重大疾病保险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位保险公司精算师告诉笔者,此前重疾发生率数据并没有行业统一标准,各家保险公司都采用的是不同再保险公司的数据。此次公布的重疾表实际上是综合各家公司实际赔付数据而成,由此各个公司比新表数值或高或低都有可能,再加上各个公司在核保技术和条件方面的差异,可能会提高或降低赔付率,从而直接影响产品定价,很难说新表公布将会直接导致重疾保险产品价格上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短期看,该费率表对产品的价格影响或许有限;而长期来看,保险公司会不断修正更新数据,切实保护客户权益。
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魏迎宁表示,重疾表的推出,关键意义在于使各项数据更精确,以便保险公司推出重疾险时对该类业务做出全面评估,有利于公司做到心中有数。有了数据支撑,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能更契合市场需求,推出针对某一类人群、甚至某一种职业的对应产品。
潜在风险必须审慎对待
机遇往往和风险并存,重疾险也不例外。今天的重疾险与当初的重疾险已大不相同:比如疾病种类从最初的心梗、中风、癌症、冠脉搭桥等四种扩展到现在的四五十种,甚至更多,保障层次也从单一额度赔付到多级多次赔付。张路群向笔者分析,与其他保险产品相比,重疾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险种,对于其中的潜在风险,必须审慎对待。
在老年风险方面,目前国外的重疾表中,由于高年龄段的经验数据缺失,这个年龄段的发生率是通过一些技术处理后推得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奥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大幅上升。张路群说:“美国长期护理险走过的弯路,就是因为当初行业对老年风险的认识不足引起的。因为没有意识到老年重疾发生率迅速提升,导致产品定价不合理,准备金提取不足。发展到现在给长期护理险及一些专注长期护理险的公司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在趋势风险方面,国外重疾表提供的是当前的重疾发生率,而重疾险的产品保障期往往是几十年甚至终身。今后几十年重疾发生率的变化趋势谁也说不准,而这恰恰是重疾产品面临的最大风险。在台湾地区和韩国市场的经验显示,有些重疾产品例如癌症险的赔付率在十几年间就达到原保费的200%。而传统保险的核心即风险分摊对于整体市场的趋势风险是无能为力的。
张路群不无欣喜地谈到,这次行业重疾发生率的研究不仅获得了当前的数据,同时建立了便于以后进行常规性的研究的机制和体系,可以帮助专业人士较为准确的预测重大疾病发生率的趋势。
在逆选择风险方面,重疾险产品存在较大风险。目前的风险筛选手段主要是核保,但医学核保对重疾险的效果尚有讨论空间。从一些案例看,随着客户对重疾险的了解,有迹象显示逆选择的风险在增加。另外,客户行为对于保险产品的盈利影响也是保险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很多公司在这方面吃过亏。
在本届保监会的全力推动下,保险业刚刚启动了费率市场化,本次重疾表的发布更是成为中国重疾险发展的新里程碑。张路群提出:“作为精算师,我们也要以此为契机,多开发出一些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的有竞争力的重疾险产品,而要做到这一点,创新是我们的不二选择。但创新不是简单的保障叠加,不是放弃风险管控,也不是费率的恶性竞争,我觉得保险创新是产品、流程和服务等多方面的整体提升。”
慧择提示:我国发布了首套重疾表。它的意义重大,对于促进我国重大疾病保险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过要想真正把它落到实处,保险公司还需要和政策多加磨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