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养老保险是一份保险产品。保险人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保险人一次性或者按月、年等方式,定期向商业保险公司缴纳保险费,这个时期一般在十年以上。到了约定年龄、期限时,保险公司再定期或者一次性支付保险金给保险人。简单来说,你先向保险公司的账户存钱,期满后,保险公司再按约定数额,将钱返还给你
近来有位网友发了个帖子,声称据他计算,一个劳动者要活到100岁以上,才能把退休前缴纳的养老金领完。贴子疑点重重,其一,单位缴纳的22%该不该算在个人收入里,跟个人缴纳的8%合计成30%?其二,算法有误导之嫌。
国家社保部门官员放话,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延迟到65岁。
那提前退休还有戏吗?答案是肯定的。截至今年11月,全国有54家保险公司开展了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灵活的养老金领取时间和看似全面的养老计划,让想“早退”的你,又多了点希望。不仅如此,你还要有B计划、C计划。
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究竟有多少?我们究竟需不需要商业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金分为基础养老金(社会统筹)及个人账户两部分,基础养老金部分主要由单位缴纳,缴费比例是全部被保险人缴费基数之和的20%;个人账户部分主要由个人缴纳,缴费比例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8%。
如果简单来计算,可以这么算一笔账。假如一个职员,25岁开始参加社保,60岁退休,共交35年。假设月均缴费工资为1500元,退休后社会年度平均工资3000元,则其领取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额度为:基础养老金600元(3000元×20%)+个人账户养老金420元[个人账户金额(1500元×8%×12个月×35年)除以120]=1020元。
当然,这个1020元只是个简单估算的结果,因为这里假定了月均缴费工资为1500元不变,其实这个数目应该是有浮动的。按照1020元的养老金水平,日子显然不会很宽裕。商业养老保险应该说,可以是弥补手段之一。
关于你是否适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对于享有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来说,商业养老保险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之事。因此,量力而行是关键。一般来说,用于支付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占年总收入的15%~20%为佳。高收入者可主要依靠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及其他投资收益作为补充;中低收入者,可主要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养老,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
2、收入稳定。购买者应该有足够的收入,在扣除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以后,你的收入必须能满足你的日常生活需要。不能因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而使你的正常生活水平得不到满足。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可能面临被迫退保的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在一年之内退保,要损失25%的保费。一年以后再退保,可能损失更多。
3、年龄不宜太小或太大,一般在16~50周岁购买养老保险比较好。50岁以上投保费率过高。虽然有些养老保险产品允许的投保年龄可能超过50周岁,但投保时年龄过大,需缴付的保险费也相应较高,对已接近退休年龄的投保人是不利的。当然,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年龄较大也可以投保养老保险,此时可以考虑一次性缴费投保。
4、如果是无职业者,在社保养老与商业养老之间选择,商业险可能更合算。这是因为,社会养老保险考虑社会公平,统筹部分的钱是平均分配,个人账户的钱才是自己得的。而商业养老险是个人公平,交多少得多少。另外,如果未到退休年龄就死亡,社会养老保险只能拿个人账户的钱,统筹的部分就被别人分掉了。刚过退休年龄几年就死亡,统筹部分也领取不多,不如你交的钱多。
5、对于老年人来说,医疗保健费用才是真正的大风险开销。因此在投保养老保险前,最好能先安排好医疗保障。若有家族长寿史,且自身身体非常健康者则可考虑购买领取时间至终身甚至是领取到100周岁的产品。
6、强制储蓄。有些人对于养老的烦恼,不是来自于缺钱花,而是留不住钱。如果你恰好是这种人,或许可以考虑通过商业养老保险,来实现强制储蓄的目的。通过银行储蓄来存自己的养老钱,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每月雷打不动地存下1000-2000元,连续存满20多年,这期间不管面临外界的什么诱惑,大房子、漂亮汽车、旅游胜地??在昂贵的退保代价面前,储蓄可能相对容易些。
社保:多少年可以领完
近来有位网友发了个帖子,声称据他计算,一个劳动者要活到100岁以上,才能把退休前缴纳的养老金领完。贴子疑点重重,其一,单位缴纳的22%该不该算在个人收入里,跟个人缴纳的8%合计成30%?其二,算法有误导之嫌。
按照新办法,一位劳动者退休后能领到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岗职工最低缴费系数按1计算,也就是说,以工资全额作为养老金计算基数,计算公式可简化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来确定,具体数字有退休年龄和计发月数表格可参照。一般说来,60岁退休计发139个月,55岁退休计发170个月,非整数年龄,按月数除以12换算后四舍五入。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个用来体现个人收入与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异的参数,它等于参保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而“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指的是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此人历年缴费工资相对于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的平均值。
由此,若想精确求出未来能领多少养老金,我们必须知道的条件包括:本人退休时间、退休前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累计缴费年限、本人退休前每年缴费工资与当年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之比。
假设在广东深圳工作的白领小白2005年7月上岗,到2035年10月退休,时年55岁。上岗时月缴费工资4000元,月缴养老保险320元,年缴3840元。假设工资年增长5%,那么到退休时,个人账户中应大约有267724.8元=3840×(1.05+1.05的2次方+……+1.05的30次方)。2007年广东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443元,按年平均涨幅5%计算,到2034年,这个数字会达到约109924元=[29443×(1.05的27次方)]。
由于小白个人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增幅同步,他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可以这么计算:(4000×6÷26572+48000÷26572×29)÷30.25,结果约等于1.76。(其中,26572元为以2007年数据按增幅5%倒推回2005年的广东省全省平均工资。)则他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16121.6元(109924÷12×1.76),他的基础养老金部分每月可以领取3823.84元=(109924÷12+16121.6)÷2×30.25×1%,个人账户部分每月可领取约1574.85元=267724.8÷170,合计5398.69元。即使按照3%的通货膨胀率,也相当于现在约2160元的购买力,多于工资的一半。这样,个人所缴纳的养老金,大概50个月就可以领完(267724.8÷5398.69),根本不存在活到百岁以上才能“回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