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资本纷纷涌向养老市场,其中养老地产的发展最先进入快车道。而坐拥优惠政策及资金久期长的保险资金成为中坚力量,在险资挺进养老市场的路径中,养老社区渐成争议最大的话题。
昨日,合众人寿在武汉推出一款直接对接养老社区的实物养老保障计划的保险产品。据媒体人了解,合众人寿正在武汉、沈阳、南宁、合肥四个城市建设养老社区,其中武汉养老社区即将开园入住。同时,合众人寿相关人士还表示,山东、北京、黑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也在积极规划进入,未来几年将完成全国化的战略布局。
在多位从事养老产业的人士看来,养老社区必将成为养老产业中的“兵家必争之地”。一位地产业人士向媒体人表示,国内养老地产参与方中,保险最具优势,一是从资金占用量和运营周期上可以体现,二是养老地产项目服务属性其实大于地产属性。
日用品还是奢侈品
长期以来,险资从进军养老地产伊始就不断受到诸多质疑,对于养老社区究竟是日用品还是奢侈品,各方也一直争论不下,养老社区在不断的争论和分歧中“浮出水面”。
虽然保险公司在养老地产方面尚是新进入者,但是已有的养老机构不在少数。其中,主要的两类是公办养老机构和商办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基础的生活配置和相对专业的护理服务,但是往往资源奇缺,很难住进,很多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排到了明年甚至后年;而商办养老机构,要么设施服务无法保证,要么价格居高,住不起,高者每月收费可达万元以上。有数据显示,北京市高端养老机构空置率高达50%以上,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而大部分商业机构的养老社区仍习惯定位于高净值客户。目前,保险公司养老社区选址也以北上广为主,每个养老社区项目规划床位也仅几千个。少数已经开售的挂钩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最低门槛也在几百万元以上。
由于缺乏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养老社区运营成本较高,量少可以保证入住率,价高可以锁定现金流。业内认为,这是商业机构开办养老社区最初选择走高端路线的主要原因。
养老模式呈现多元化
随着各路资本涌向养老地产,一开始并不明晰的养老地产商业模式逐渐明朗。据日前参加2013国际养老产业峰会的嘉宾表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渐成国内养老模式的三大支柱。
另据长江证券研报显示,对比日、英、美养老产业发展路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驾齐驱”是必然趋势,日本市场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英国市场化的社区养老服务、美国私人养老模式都证明:单纯依靠政府的养老体系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市场化筛选出最适合的养老模式,同时催生了一批高效的养老与服务机构。
同时,养老社区的细分人群也逐渐明晰。如合众人寿选择主打中产阶层客户。谈及原因,合众人寿相关人士表示,选址养老压力较大、收入中等的二线城市,床位数量多,每个项目可容纳上万人。按照计划,待合众养老社区完成全国化的战略布局,届时,可安置46万老人的养老,保证了充足的床位资源。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则认为,从保险产品模式方面看,“保单+实物对接”的模式,引领了寿险产品的第三次革命。“保障”、“保障+理财”是现有保险产品的两种主要模式,采用保单形式,以虚拟性、不可预见性、口头承诺性为主。
他还分析称,合众养老保险保障计划打破了传统保险产品的观念和产品模式,从虚拟的预期收益保障向可见的实物保障转移,单一的保单保障向有形保障(社区)与无形保障(抵御通胀的保值增值)双保障的形式转变,推动了中国保险产品模式的升级。从养老产品模式方面看,“保险产品+养老社区”的养老保险产品可以实现用现在的钱锁定未来可以享受到的养老服务。
慧择提示:随着中国优惠政策力度加大,以及险资逐渐参与到养老产业中,中国养老问题一定可以得到完满的解决,老年人以后的晚年生活也一定因此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