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险行业近期频现丑闻,虽然保监会制定了相应的监管办法,但是有些现象仅仅依靠监管是不够的,由于保险行业频现违法违规,保险行业已经出现诚信危机。
据报道,针对最近频发的违法违规案件,保监会印发了《保监局案件风险监管考核办法》,整顿市场力度前所未有。随后,为提升人身保险公司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监会专门制定了《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正式生效。
【必须考虑保持监管持续性】诸多监管措施的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保险业声誉不佳、形象不好的问题短时间内仍将困扰整个行业发展。正如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所言,在行业社会形象亟待改善方面,主要表现为“三个不认同”。
一是消费者不认同。理赔难、销售误导、推销扰民等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反映强烈,且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较好解决,导致消费者对行业不信任。二是从业人员不认同。保险业基层员工压力大,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感觉被人瞧不起,对自身发展没有信心。三是社会不认同。行业总体上仍停留在争抢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低层次竞争水平,为了揽到业务不惜弄虚作假、违法违规,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些问题正在不断地侵蚀保险业发展的诚信基础,严重损害保险行业形象,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很可能会引发信任危机,制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围绕着“诚信”二字,保险业的每个参与者都是责任主体。从保险消费者来看,他们本应是“受益人”一方,却常常扮演索赔无门“受害人”的角色,这和保险公司销售误导、违规经营有直接关系。对于身处一线的保险业务员来说,售前、售后“两重天”,售前似“火”,售后似“冰”的情况非常普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迫在眉睫。对保险公司来说,服务是保险品牌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最终赢得客户品牌忠诚,形成良好品牌口碑的根本所在。
尽管针对当前销售误导和违规经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如何把监管落到实处,实现监管常态化,保持监管持续性仍是监管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我国保险业就像一只木桶,保险消费者、从业人员、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就是组成木桶的一块块木板,而诚信则是木板之间的粘合剂。有了粘合剂的渗透,木桶才能固若金汤,而没了粘合剂的木桶,又能指望它盛得住水吗?
慧择提示:监管部门出台监管考核办法,对于改善保险行业形象只是一个基础,除此之外,无论是保险业还是保监局都应该以客户为先,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摆脱诚信危机。
据报道,针对最近频发的违法违规案件,保监会印发了《保监局案件风险监管考核办法》,整顿市场力度前所未有。随后,为提升人身保险公司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监会专门制定了《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正式生效。
【必须考虑保持监管持续性】诸多监管措施的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保险业声誉不佳、形象不好的问题短时间内仍将困扰整个行业发展。正如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所言,在行业社会形象亟待改善方面,主要表现为“三个不认同”。
一是消费者不认同。理赔难、销售误导、推销扰民等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反映强烈,且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较好解决,导致消费者对行业不信任。二是从业人员不认同。保险业基层员工压力大,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感觉被人瞧不起,对自身发展没有信心。三是社会不认同。行业总体上仍停留在争抢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低层次竞争水平,为了揽到业务不惜弄虚作假、违法违规,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些问题正在不断地侵蚀保险业发展的诚信基础,严重损害保险行业形象,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很可能会引发信任危机,制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围绕着“诚信”二字,保险业的每个参与者都是责任主体。从保险消费者来看,他们本应是“受益人”一方,却常常扮演索赔无门“受害人”的角色,这和保险公司销售误导、违规经营有直接关系。对于身处一线的保险业务员来说,售前、售后“两重天”,售前似“火”,售后似“冰”的情况非常普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迫在眉睫。对保险公司来说,服务是保险品牌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最终赢得客户品牌忠诚,形成良好品牌口碑的根本所在。
尽管针对当前销售误导和违规经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如何把监管落到实处,实现监管常态化,保持监管持续性仍是监管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我国保险业就像一只木桶,保险消费者、从业人员、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就是组成木桶的一块块木板,而诚信则是木板之间的粘合剂。有了粘合剂的渗透,木桶才能固若金汤,而没了粘合剂的木桶,又能指望它盛得住水吗?
慧择提示:监管部门出台监管考核办法,对于改善保险行业形象只是一个基础,除此之外,无论是保险业还是保监局都应该以客户为先,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摆脱诚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