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信诺成立于2003年,由鼎尊投资和信诺北美人寿保险公司各持股50%。鼎尊投资与招商银行同是招商局集团下属公司,招商局是鼎尊投资间接控股股东。招商信诺筹备之时,招行亦是参与方之一。
在国内外保险经营理念存在差异的背景下,招商信诺如何平衡两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在速度与效益之间如何权衡,这是日后或将面临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这个纠结的问题很多先行者已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之中,近日,有媒体报道工银安盛代表外资股东法国安盛一方的总裁兼CEO马哲明与中资股东工行的代表就拼效益还是拼规模产生了标准之争。
近日,招商信诺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孙勇透露,目前正在办理股权变更的手续,未来借助招商银行的优势,招商信诺的银保业务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事实上,招商信诺给业内的印象是比较“另类”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营销渠道和差异化的产品体系,比如专注于电话销售,不发展代理人队伍、偏爱冷门的健康险等。自成立以来,招商信诺的规模保费增速一直处于稳定低速的增长态势。
这也与其外资股东信诺的风格高端相关,信诺作为根植于发达市场的保险公司,主要着力点在高端健康险,招商信诺的高端团体医疗险和高端个人医疗险就是从信诺直接引入国内并加以本土化改良后形成的。而且信诺更加重视保险业务的盈利能力,所以,招商信诺的注册资本金虽然只有5亿元,在68家保险公司处于倒数的位置,但利润却排名第14位、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4位。
“过去10年以来我们始终专注于保障型业务,专注于经营和绩效,当然这中间有很多诱惑,有很多的压力,包括市场份额的压力。”孙勇坦言。
然而,作为银行系的保险公司,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市场份额的压力,借助银行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迅速做大保费规模成为业内的共识。
数据显示:工银安盛今年上半年实现总保费收入近65亿元,成立一年就实现了近十倍的增长,此前,工银安盛更是提出“三年内冲到寿险市场前七”的目标,银保渠道成为其主力渠道;建信人寿上半年保费收入40.8亿元,保费规模较成立之初的2011年同期增长了943%。光大永明股权结构变更的当年规模保费收入就超过了过去七年的总和。
保费急速扩张的背后离不开银行的强力推动,无论是中资抑或外资,银行系保险公司在股权结构设置中,银行大抵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比如工行占股工银安盛60%,交行占股交银康联62.5%,建行占股建信人寿51%,而招商银行和信诺双方各占股一半的股权结构就显得有些特殊。
今年上半年,招商信诺实现保费收入14.74亿元,同比增长仅33%,其增速落后于其他银行系保险公司。那么,招商信诺如何在保持外资股东方要求效益的同时也兼顾到银行对于规模迅速扩张的要求,这或将是招商信诺日后面临的一个问题。
慧择提示:中西结合的招商信诺摇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银行系保险公司,借助着银行这棵大树发展自己的规模。在保费和规模迅速扩张的背后,还要兼顾到银行对于规模迅速扩张的要求,实现健康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