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必大家对于拼车、拼桌、拼团这些“拼时尚”非常熟悉,那么“拼养”你有听说过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拼养”。
表兄妹组成拼养临时家庭
1982年出生的小筠现在已经是一名四岁孩子的母亲。身为独生子女的她深感独生子女的孤独无助,为了让孩子从小能体会到友情,甚至如兄弟姐妹般的关爱,她觉得该为孩子找些志趣相投、年龄相仿的伙伴。
“除了从孩子自身情感培育,身心发育的需要考虑外,我还觉得作为父母也应该有一些私人的空间,不能每天下班、每个周末都跟孩子粘在一起。”小筠说,自己和先生的工作都比较忙,压力比较大,有时跟孩子在一起,会不由自主地向着孩子发脾气,这一点虽然深知不好,但真的难以控制。
产生“拼养”的想法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是外婆生日的当天,我和表哥、表妹都带着各自的孩子去给外婆庆生,三个小孩年龄差距都不超过一岁,虽然偶有争吵,但总体还是挺愉快的,大哥哥有大哥哥的样子,小妹妹也有小妹妹的可爱,三个小孩玩在一起也自得其乐。”小筠说,当时,她就跟表哥开玩笑说,既然你家孩子这么喜欢跟我家孩子在一起,不如你就两个一起带回家,让他们做伴吧。谁知,无心的一句玩笑,表哥居然当真。由于第二天就是周末,当即表兄妹三人就商量着“拼养”大计。小筠的儿子天天和表妹的女儿琪琪都被表哥接到了自己家,跟表哥的儿子俊俊一起过了一天半的周末时光。三个小豆丁都很兴奋,玩出了花样,找到了乐趣。
虽然表哥家住在城西,小筠家在城东,若非碰上家族大事,平时真的是极少来往了,但自从实行“拼养”后,各家的来往密切了,不仅丰富了小孩的生活,也加深了大人间的感情。“现在,天天每天都盼着周末的到来,因为可以到表舅家或表姨家,即使是在自己家也好,因为小表弟、小表妹也会上门来陪玩,相处得可快乐了。”小筠说,自从实施了“拼养”后,她发现了儿子的一些欣喜变化:如以前在家里是小皇帝,为所欲为,现在懂得谦让分享了;几个孩子的相处不像一个人般“自由自在”,彼此会“较劲”,正常的竞争意识,让儿子吃饭不再挑食、拖拉;此外,还让孩子们学会取长补短,如天天跟琪琪学会了剪纸,琪琪又从俊俊那里知道了宇宙飞船的故事等等。
“当然,还有一点,我和先生都有了自己的空间,不用一到周末就发愁要带孩子到哪里去,现在我们至少一个月有两个周末是可以不用兼顾小孩而自己做主的,身心有所放松,自然对孩子的教养有所反思,在亲子关系的促进上也是一个良性循环。”小筠对“拼养”赞不绝口。
张先生:拼养不是单纯的看护
我发现“拼养”要做好还是需要掌握一些窍门的,不仅是单纯的看护,而且要有一定的智慧和技巧。如小孩子之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大人的引导和调节要做到公平和适度。对自己的孩子不能过度保护,不然别人家的小朋友必然会委屈,时间长了肯定会对到对方家做客产生抵触,这样活动肯定不能长久持续。相反也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处处忍让,这会让自己家的孩子有不公平感,认为父母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不一样,不利于孩子今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冼小姐:资源共享、节约开支
除了妈妈们轮流在家照看孩子,在外出的时候拼养家庭还能分享一辆车,交换孩子们的旧衣服、旧玩具等。另外,每逢孩子生日,或者遇上过节等,可以把孩子的朋友甚至妈妈们都请过来大家一起做点心做菜、一起吃,更开心。
丁小姐:妈妈们也可相互学习
很多时候,父母看自己的小孩都是很片面的,单纯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沾沾自喜,或者放大孩子的缺点而愁眉苦脸。我的孩子偶尔也会跟同单位的、住在同一小区的同事小孩一起“拼养”,孩子们在一起有了对比,就知道了自己小孩跟别人小孩的差距,懂得了宽容对待小孩。此外,由于拼养,妈妈们可以走得更近了,妈妈之间的交流能让大家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其挑孩子的缺点,还不如挑自己的不足,想着怎么改进,自己改善了,亲子关系自然也会变得融洽些。
汤小姐:一人管几个有点“亚历山大”
我不太敢尝试“拼养”这种方式,孩子还是自己带着比较放心点。如果是让我一个人照看三个小孩的话,我是有点“亚历山大”的,让我带别人的孩子,我也会首先考虑到要是稍不留意孩子出现意外怎么办?万一看不住,别人小孩有什么闪失,我怎么向别人交代呢?
黄先生:未必对孩子有好处
其实很多家长的“拼养”目的,最主要的只有一个,就是解放自己,而对于对方家庭氛围、教育理念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则没有过多考虑。如有的家长就是溺爱型的,不论是对自己的小孩还是别人的孩子,她都是有求必应,只希望息事宁人,让孩子乖乖地听话,那么这样的“拼养”对孩子并没有好处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的小孩就曾经试过放到别人家里半天,结果就把一些坏习惯带回家了。
“拼养”安全不容忽视 时间不宜过长
“拼养”不是不可行,但频率要尽量少一些。把情趣相投的几个孩子放到一个家庭里“养”,家长可以减轻看孩子的负担。这需要一个前提,即家长要相互信任,孩子要互相熟悉,否则,拼养的孩子容易闹别扭。
家长“拼养”孩子时,平时每次最好不超过3小时,周末或假期最好不超过半天。对于参加“拼养”孩子的年龄,最好等到孩子五六岁以上。因为3~5岁是儿童成长期学习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还在培养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5岁以上的孩子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生活自理能力,对与父母的分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积累了一些与他人交往的经验,这时候再让他去参与一个新的团体对孩子来说难度也减轻了不少。
慧择提示:拼养”实际上指的是如今年轻父母过周末的一种新方式---几个三口之家组成一个临时家庭玩伴小组,每一对父母轮流照看本小组中几个家庭的孩子们。“拼养”这种新型的养孩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有了玩伴,同时家长们也可以放手去过自己想过的周末了。
表兄妹组成拼养临时家庭
1982年出生的小筠现在已经是一名四岁孩子的母亲。身为独生子女的她深感独生子女的孤独无助,为了让孩子从小能体会到友情,甚至如兄弟姐妹般的关爱,她觉得该为孩子找些志趣相投、年龄相仿的伙伴。
“除了从孩子自身情感培育,身心发育的需要考虑外,我还觉得作为父母也应该有一些私人的空间,不能每天下班、每个周末都跟孩子粘在一起。”小筠说,自己和先生的工作都比较忙,压力比较大,有时跟孩子在一起,会不由自主地向着孩子发脾气,这一点虽然深知不好,但真的难以控制。
产生“拼养”的想法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是外婆生日的当天,我和表哥、表妹都带着各自的孩子去给外婆庆生,三个小孩年龄差距都不超过一岁,虽然偶有争吵,但总体还是挺愉快的,大哥哥有大哥哥的样子,小妹妹也有小妹妹的可爱,三个小孩玩在一起也自得其乐。”小筠说,当时,她就跟表哥开玩笑说,既然你家孩子这么喜欢跟我家孩子在一起,不如你就两个一起带回家,让他们做伴吧。谁知,无心的一句玩笑,表哥居然当真。由于第二天就是周末,当即表兄妹三人就商量着“拼养”大计。小筠的儿子天天和表妹的女儿琪琪都被表哥接到了自己家,跟表哥的儿子俊俊一起过了一天半的周末时光。三个小豆丁都很兴奋,玩出了花样,找到了乐趣。
虽然表哥家住在城西,小筠家在城东,若非碰上家族大事,平时真的是极少来往了,但自从实行“拼养”后,各家的来往密切了,不仅丰富了小孩的生活,也加深了大人间的感情。“现在,天天每天都盼着周末的到来,因为可以到表舅家或表姨家,即使是在自己家也好,因为小表弟、小表妹也会上门来陪玩,相处得可快乐了。”小筠说,自从实施了“拼养”后,她发现了儿子的一些欣喜变化:如以前在家里是小皇帝,为所欲为,现在懂得谦让分享了;几个孩子的相处不像一个人般“自由自在”,彼此会“较劲”,正常的竞争意识,让儿子吃饭不再挑食、拖拉;此外,还让孩子们学会取长补短,如天天跟琪琪学会了剪纸,琪琪又从俊俊那里知道了宇宙飞船的故事等等。
“当然,还有一点,我和先生都有了自己的空间,不用一到周末就发愁要带孩子到哪里去,现在我们至少一个月有两个周末是可以不用兼顾小孩而自己做主的,身心有所放松,自然对孩子的教养有所反思,在亲子关系的促进上也是一个良性循环。”小筠对“拼养”赞不绝口。
张先生:拼养不是单纯的看护
我发现“拼养”要做好还是需要掌握一些窍门的,不仅是单纯的看护,而且要有一定的智慧和技巧。如小孩子之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大人的引导和调节要做到公平和适度。对自己的孩子不能过度保护,不然别人家的小朋友必然会委屈,时间长了肯定会对到对方家做客产生抵触,这样活动肯定不能长久持续。相反也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处处忍让,这会让自己家的孩子有不公平感,认为父母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不一样,不利于孩子今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冼小姐:资源共享、节约开支
除了妈妈们轮流在家照看孩子,在外出的时候拼养家庭还能分享一辆车,交换孩子们的旧衣服、旧玩具等。另外,每逢孩子生日,或者遇上过节等,可以把孩子的朋友甚至妈妈们都请过来大家一起做点心做菜、一起吃,更开心。
丁小姐:妈妈们也可相互学习
很多时候,父母看自己的小孩都是很片面的,单纯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沾沾自喜,或者放大孩子的缺点而愁眉苦脸。我的孩子偶尔也会跟同单位的、住在同一小区的同事小孩一起“拼养”,孩子们在一起有了对比,就知道了自己小孩跟别人小孩的差距,懂得了宽容对待小孩。此外,由于拼养,妈妈们可以走得更近了,妈妈之间的交流能让大家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其挑孩子的缺点,还不如挑自己的不足,想着怎么改进,自己改善了,亲子关系自然也会变得融洽些。
汤小姐:一人管几个有点“亚历山大”
我不太敢尝试“拼养”这种方式,孩子还是自己带着比较放心点。如果是让我一个人照看三个小孩的话,我是有点“亚历山大”的,让我带别人的孩子,我也会首先考虑到要是稍不留意孩子出现意外怎么办?万一看不住,别人小孩有什么闪失,我怎么向别人交代呢?
黄先生:未必对孩子有好处
其实很多家长的“拼养”目的,最主要的只有一个,就是解放自己,而对于对方家庭氛围、教育理念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则没有过多考虑。如有的家长就是溺爱型的,不论是对自己的小孩还是别人的孩子,她都是有求必应,只希望息事宁人,让孩子乖乖地听话,那么这样的“拼养”对孩子并没有好处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的小孩就曾经试过放到别人家里半天,结果就把一些坏习惯带回家了。
“拼养”安全不容忽视 时间不宜过长
“拼养”不是不可行,但频率要尽量少一些。把情趣相投的几个孩子放到一个家庭里“养”,家长可以减轻看孩子的负担。这需要一个前提,即家长要相互信任,孩子要互相熟悉,否则,拼养的孩子容易闹别扭。
家长“拼养”孩子时,平时每次最好不超过3小时,周末或假期最好不超过半天。对于参加“拼养”孩子的年龄,最好等到孩子五六岁以上。因为3~5岁是儿童成长期学习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还在培养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5岁以上的孩子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生活自理能力,对与父母的分离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积累了一些与他人交往的经验,这时候再让他去参与一个新的团体对孩子来说难度也减轻了不少。
慧择提示:拼养”实际上指的是如今年轻父母过周末的一种新方式---几个三口之家组成一个临时家庭玩伴小组,每一对父母轮流照看本小组中几个家庭的孩子们。“拼养”这种新型的养孩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有了玩伴,同时家长们也可以放手去过自己想过的周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