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总经理陈怡在南太平洋岛国斐济被抓这一消息的传开,震惊业内外的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案件终于有了新的进展。面对这个34岁的上海女子,我们不仅发问:她何以能撬动如此庞大的资金市场?她又如何能做到让众多精明的上海人甘心掏钱陷入她的“套钱游戏”?陷入理财骗局的人们还能要回自己的钱吗?
8月22日,来到地处上海繁华地段的兆丰世贸大厦,两辆警车醒目地停在大厦的楼下。这座大厦的26层既是泛鑫保险代理公司(下称泛鑫保代)的办公地址,也是其江苏路营业部的场所。一走出26层电梯,马上就能感觉到紧张气氛,多名身着黑衣的保安在楼道里巡视,并紧盯着出现在楼道里的每一个人。
在泛鑫保代营业部门口,两名保安守在玻璃门前,盘问每一个想进入门内人员的身份,只准公司员工和手持理财协议的客户进入。
出入公司的泛鑫员工则对记者保持着警惕:“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也是受害者,都不知道这个月的工资还能不能拿到呢。”
多数前来交涉的客户也出语谨慎,不愿过多交谈。一名脖子挂着粗大项链的年轻男子说,泛鑫的人告诉他,现在只能等待保监局的调查结果,他自己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要回钱。
在兆丰世贸大厦一楼的星巴克,泛鑫客户张先生说,自己的心情就和杯子里的咖啡一样苦涩,他称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陷入一个并不高明的套钱骗局。
去年5月,一个在泛鑫做业务员的熟人找到张先生,向他推介说公司有一种年收益率8%的一年期保本理财产品在售,保证资金安全。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和对高收益的渴望,他一口气买了5份总共100万元的理财产品。今年协议到期后,泛鑫公司顺利如约返还了本金和承诺的收益,于是他又续期了一年,没想到不到三个月,就发生了泛鑫老板卷款跑路的事情。
在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后,张先生急忙来到泛鑫公司咨询,却拿到了5份分别出自不同保险公司、交费年限不一的保单。
“明明买的是理财产品,怎么就变成保险了。”张先生说,之前从未见过这些保单,保单上的签名完全不是自己写的,保单上还伪造了自己的家庭住址、收入、家人名字等虚假信息。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泛鑫客户则表示,他也是在泛鑫的熟人的推荐之下买的年收益10%的理财产品,只不过事先他是知道自己买了保险,但是熟人却对他说,不用去管保单,只要能拿到本金和固定收益就行了。为了证明理财产品的可靠,该业务员还向他表示自己也拿钱买了公司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为了让自己推销产品的理由更有说服力,大多数的泛鑫业务员都买了公司自制的理财产品,尽管他们知道保险代理公司并不具备售卖理财产品的合法资格。
8月15日,上海保监局发布的官方消息称,在检查中发现上海泛鑫擅自销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财协议,上海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随后,泛鑫保代的疯狂“套钱游戏”开始逐步浮现出其真实面目,而这样的方式就像一场经典的“庞氏骗局”:泛鑫保代自制了年收益8%-13%的固定收益理财协议,以此吸引客户“投资”,同时利用和各保险公司的代理关系,以客户的名义去向保险公司投保,获得高额销售佣金,以此向客户提供高收益,再吸引更多的见有利可图的人来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并以此循环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一些中小保险公司面临业绩压力,往往过度依赖保险中介这一销售渠道,也因此给出了高比例首期保单的返佣。不过,由于保险业续期保单的佣金远低于首期保单的佣金,因此当不能再吸引到足够多的人继续购买“理财产品”时,泛鑫无法继续向保险公司缴纳续期保费,也就意味着这种“借新还旧”的运营模式无法持续。
而这样的操作手法只是泛鑫运作模式的其中一种,由于公安机关和监管部门对此案的调查尚未结束,更多的真相仍然有待公布。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从上海泛鑫起跑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保险行业相关制度的缺失从而制造了套钱案件,严重阻碍了我国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希望相关部门提高打击力度,从而杜绝该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8月22日,来到地处上海繁华地段的兆丰世贸大厦,两辆警车醒目地停在大厦的楼下。这座大厦的26层既是泛鑫保险代理公司(下称泛鑫保代)的办公地址,也是其江苏路营业部的场所。一走出26层电梯,马上就能感觉到紧张气氛,多名身着黑衣的保安在楼道里巡视,并紧盯着出现在楼道里的每一个人。
在泛鑫保代营业部门口,两名保安守在玻璃门前,盘问每一个想进入门内人员的身份,只准公司员工和手持理财协议的客户进入。
出入公司的泛鑫员工则对记者保持着警惕:“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也是受害者,都不知道这个月的工资还能不能拿到呢。”
多数前来交涉的客户也出语谨慎,不愿过多交谈。一名脖子挂着粗大项链的年轻男子说,泛鑫的人告诉他,现在只能等待保监局的调查结果,他自己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要回钱。
在兆丰世贸大厦一楼的星巴克,泛鑫客户张先生说,自己的心情就和杯子里的咖啡一样苦涩,他称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陷入一个并不高明的套钱骗局。
去年5月,一个在泛鑫做业务员的熟人找到张先生,向他推介说公司有一种年收益率8%的一年期保本理财产品在售,保证资金安全。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和对高收益的渴望,他一口气买了5份总共100万元的理财产品。今年协议到期后,泛鑫公司顺利如约返还了本金和承诺的收益,于是他又续期了一年,没想到不到三个月,就发生了泛鑫老板卷款跑路的事情。
在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后,张先生急忙来到泛鑫公司咨询,却拿到了5份分别出自不同保险公司、交费年限不一的保单。
“明明买的是理财产品,怎么就变成保险了。”张先生说,之前从未见过这些保单,保单上的签名完全不是自己写的,保单上还伪造了自己的家庭住址、收入、家人名字等虚假信息。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泛鑫客户则表示,他也是在泛鑫的熟人的推荐之下买的年收益10%的理财产品,只不过事先他是知道自己买了保险,但是熟人却对他说,不用去管保单,只要能拿到本金和固定收益就行了。为了证明理财产品的可靠,该业务员还向他表示自己也拿钱买了公司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为了让自己推销产品的理由更有说服力,大多数的泛鑫业务员都买了公司自制的理财产品,尽管他们知道保险代理公司并不具备售卖理财产品的合法资格。
8月15日,上海保监局发布的官方消息称,在检查中发现上海泛鑫擅自销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财协议,上海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随后,泛鑫保代的疯狂“套钱游戏”开始逐步浮现出其真实面目,而这样的方式就像一场经典的“庞氏骗局”:泛鑫保代自制了年收益8%-13%的固定收益理财协议,以此吸引客户“投资”,同时利用和各保险公司的代理关系,以客户的名义去向保险公司投保,获得高额销售佣金,以此向客户提供高收益,再吸引更多的见有利可图的人来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并以此循环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一些中小保险公司面临业绩压力,往往过度依赖保险中介这一销售渠道,也因此给出了高比例首期保单的返佣。不过,由于保险业续期保单的佣金远低于首期保单的佣金,因此当不能再吸引到足够多的人继续购买“理财产品”时,泛鑫无法继续向保险公司缴纳续期保费,也就意味着这种“借新还旧”的运营模式无法持续。
而这样的操作手法只是泛鑫运作模式的其中一种,由于公安机关和监管部门对此案的调查尚未结束,更多的真相仍然有待公布。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从上海泛鑫起跑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保险行业相关制度的缺失从而制造了套钱案件,严重阻碍了我国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希望相关部门提高打击力度,从而杜绝该类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