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友邦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周年。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明朗、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持续转型的大背景下,友邦中国近年仍保持了强劲增长。但在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框架下,整个保险业增长放缓、成长滞后的表现,与中国市场经济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果并不配套。
为何要回归本源
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三大支柱之一,以友邦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为起点,经过20年发展,保险对中国市场的渗透率才刚刚达到2%~3%。根据麦肯锡统计,中国2010年总保额只有当年GDP的33%。相比其他处于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国保险保障覆盖率仅比印尼的28%略高,与处于同一发展层次的印度相比,远低于其58%的保险保障覆盖率。
同时,根据瑞士再保险(Swiss Re)的统计,中国保障性缺口高达18.7万亿美元。分析可发现,在中国目前2%~3%的保障保险渗透率中,消费者购买的绝大部分是储蓄替代类型的保险产品,而非以保障为主要功能的保险产品。其原因在于,由于以往过于专注在分红、利息等保险产品的理财功能上,将储蓄替代性错误地定义为保险产品的核心,其作为真正核心的保障性反而被弱化成附带性质的功能。
保障保险实际上是具有比较高端属性的消费品种,随着中国的人均收入越来越高,高收入人群对保障保险的需求也呈几何级数增长。但在现实中,真正关注产品的长期、保障性质并愿意提供相关服务的保险公司数量并没有随需求的增长而增加。
对保险公司来说,必须认识到,十几年前中国民众的投资渠道有限,保险理财产品的推出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针对储蓄产品、投资产品、信托产品等的市场流通领域相继放开,民众可选择的理财渠道越来越多元。而在市场容量扩大的过程中,与保险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业仍然留在这个“红海市场”,继续与其他金融行业抢食理财“大饼”,随着竞争愈益激烈,未来的日子会更加艰难。
慧择提示:最后,小编认为,我国寿险业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回归保障,只有归回保障,我国寿险业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