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201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43万亿元,增幅约为21.5%,诊疗人次为62.71亿。2012年,医疗需求进一步释放,当年1月到7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37.5 亿,同比增加11.9%。
同时,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买方,医保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8月公布的《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显示,在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64.10%和52.28%。新农合和部分地区实行的城乡居民医保则分别达到49.20%和44.87%。2013年1月7日,陈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2013年,新农合全国人均筹资水平要达到340元左右,实际报销比例将力争再提高5个百分点。
两相作用之下,医保基金支付压力骤增。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支出增长25.2%,虽然比2010年59.3%的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另一方面,随着全民医保的实现,扩大覆盖面的增量空间已经不大,医保筹资规模能否继续增加,将取决于城镇居民就业的增加、收入水平的增速以及财政投入力度。
2012年三季度,参加城职保和城居保的人数接近5.3亿,两基金2012年全年总收入估计约为6000亿-7000亿元;新农合的覆盖人数超过8亿,2012年的筹资规模约为2370亿元,其中超过八成为财政补助。
目前,中国“五险一金”的缴费总比例在全世界已属高位,个人税负和社保缴费已超过其工资总额的25%,短期内难以继续提高缴费比例。以北京为例,随着就业人员增长进入稳定期以及扩面工作的结束,医保基金进入平稳增长期。
2007年到2011年北京医保基金年均增长在20%-30%之间。而医疗费用在2010年、2011年分别增长50%和38%,明显快于基金收入增长速度。从2008年以后,医疗费用的增速也明显快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速。
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资源集中、保障水平高、老龄化严重等因素,使上海的医疗费用急升。相较于其他城市,上海更早感受到了医疗费用增长和管理的压力。2007年至2011年期间,上海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人数均大幅增长,其中三级医院的门急诊和出院病人数年均增幅均在18%以上。2011年,上海的诊疗总人次超过了2亿。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中,参保者比例分别约为75%和53%。
这对医保基金产生了巨大的收支平衡压力。2010年,上海医保中规模最大的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支出300.08亿元,比上年增加57.31亿元,当年基金结余减少至29.69亿元,不足其当年支出的10%。医保基金面临“穿底”风险。
慧择提示:2020年前大部分城市医保或“穿底”。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我国医疗保险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大对医疗保险改革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