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保监会政策的放宽,越来越多的外资险企进入我国保险市场。2005年7月,首家外资保险公司登陆岛城,当初众多中资保险公司惶恐不已,纷纷拉开阵营应对。如今8年过去了,“洋保险”发展如何?近日,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岛城12家外资保险公司,2011年市场只占到2.9%,日子并不好过。
洋保险市场份额不到3%
2005年7月,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在青岛开业。从那天开始,外资保险公司们开始抢夺岛城市场,当时在很多中资保险人看来,这无疑是行业内的“狼来了”。如今离外资登陆岛城的时间过去了8年,现在“洋保险”又过得如何?
“近8年来,外资保险公司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丝毫没有打破岛城保险公司原有的格局。”近日,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外资保险公司份额一直在个位数徘徊,超过三分之一的外资险公司仅占3%左右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岛城,全国来看亦是如此。”
据了解,青岛市场上一共有12家外资保险公司,其中寿险公司9家,包括中荷人寿、中英、中宏、恒安标准、首创人寿等 ,产险公司3家,有三星、现代,以及还未正式开业的日本三亚。2011年,青岛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为141亿元,市场份额达到97.1%,而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只有4.3亿元,市场份额只占到2.9%。一位中资保险的负责人骄傲地说,中国保险企业确实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像管理模式、管控方式,包括它整个体系的管理,中外没有太大的区别 。
水土不服,发展存在难度
我们调查发现,近些年,虽然“洋品牌们”都在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当地市场环境,然而即便如此外资公司各种“不适”事件频发,长期亏损加上股东内耗,是目前部分合资保险公司经营现状的真实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股权变动和行业洗牌。
2010年6月,北京银行成功收购北京首创集团持有股份,成为公司的中方股东,与ING集团各持合资保险公司50%股份,首创安泰人寿正式更名为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而就在去年,上演合资保险首幕“离婚”剧不到两年的海尔人寿,再度经历重组“阵痛”。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海尔人寿51%的股份转让给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海尔人寿就此更名“北大方正人寿”。我们几度联系北大方正人寿,办公室工作人员则表示,如今太敏感,不适合接受采访。
一位专家曾分析说,我国保险市场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市场,发展潜力虽大,但是全社会保险意识不高,加上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民俗习惯,导致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和营销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发展壮大存在难度。另外,保险监管部门对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分公司的审批较为严格,网点数量少,也是外资保险公司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
洋保险发展有些委屈
一家外资公司负责人说,庞大的寿险市场是吸引他们进驻中国市场的原因,然而外资公司还是有些委屈,由于外资公司的模式和习惯,他们习惯了低头做事,部分外资公司,把焦点更多的放在关注产品上,而在目前的形式下,保险产品大致是相同的,拼资源,它们肯定比不过块大年龄也不小的很多中资公司。一家外资险的负责人透露,“重感情轻契约,避讳谈风险,都是让我们难以施展拳脚的原因。”恒安标准人寿的相关负责人也承认,外资公司的发展速度中规中矩,“拿我们家来说,内控做得相对规范。”
慧择提示:青岛“洋保险”八年没“洋”起来,市场份额不到3%。这主要是因为外资险企业没有适应国内的保险市场,笔者认为,外资险企只有适应中国国情,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洋保险市场份额不到3%
2005年7月,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在青岛开业。从那天开始,外资保险公司们开始抢夺岛城市场,当时在很多中资保险人看来,这无疑是行业内的“狼来了”。如今离外资登陆岛城的时间过去了8年,现在“洋保险”又过得如何?
“近8年来,外资保险公司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丝毫没有打破岛城保险公司原有的格局。”近日,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外资保险公司份额一直在个位数徘徊,超过三分之一的外资险公司仅占3%左右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岛城,全国来看亦是如此。”
据了解,青岛市场上一共有12家外资保险公司,其中寿险公司9家,包括中荷人寿、中英、中宏、恒安标准、首创人寿等 ,产险公司3家,有三星、现代,以及还未正式开业的日本三亚。2011年,青岛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为141亿元,市场份额达到97.1%,而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只有4.3亿元,市场份额只占到2.9%。一位中资保险的负责人骄傲地说,中国保险企业确实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像管理模式、管控方式,包括它整个体系的管理,中外没有太大的区别 。
水土不服,发展存在难度
我们调查发现,近些年,虽然“洋品牌们”都在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当地市场环境,然而即便如此外资公司各种“不适”事件频发,长期亏损加上股东内耗,是目前部分合资保险公司经营现状的真实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股权变动和行业洗牌。
2010年6月,北京银行成功收购北京首创集团持有股份,成为公司的中方股东,与ING集团各持合资保险公司50%股份,首创安泰人寿正式更名为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而就在去年,上演合资保险首幕“离婚”剧不到两年的海尔人寿,再度经历重组“阵痛”。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海尔人寿51%的股份转让给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海尔人寿就此更名“北大方正人寿”。我们几度联系北大方正人寿,办公室工作人员则表示,如今太敏感,不适合接受采访。
一位专家曾分析说,我国保险市场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市场,发展潜力虽大,但是全社会保险意识不高,加上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民俗习惯,导致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和营销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发展壮大存在难度。另外,保险监管部门对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分公司的审批较为严格,网点数量少,也是外资保险公司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
洋保险发展有些委屈
一家外资公司负责人说,庞大的寿险市场是吸引他们进驻中国市场的原因,然而外资公司还是有些委屈,由于外资公司的模式和习惯,他们习惯了低头做事,部分外资公司,把焦点更多的放在关注产品上,而在目前的形式下,保险产品大致是相同的,拼资源,它们肯定比不过块大年龄也不小的很多中资公司。一家外资险的负责人透露,“重感情轻契约,避讳谈风险,都是让我们难以施展拳脚的原因。”恒安标准人寿的相关负责人也承认,外资公司的发展速度中规中矩,“拿我们家来说,内控做得相对规范。”
慧择提示:青岛“洋保险”八年没“洋”起来,市场份额不到3%。这主要是因为外资险企业没有适应国内的保险市场,笔者认为,外资险企只有适应中国国情,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