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陈女士因为原位癌,遭遇了拒赔。早前,陈女士在医院检查出患有早期宫颈癌。她想到自己曾买过一份重疾险,便找到保险公司,想进行理赔。但理赔人员表示,由于宫颈癌属于原位癌,不属于恶性肿瘤的保障范围,所以不能进行癌症标准的赔付。
“从医学上来说,原位癌没有形成浸润和转移,不符合癌症的特点,所以它并不是真正的‘癌’。”保险专业人士如是说。
癌症,又名恶性肿瘤,是重大疾病保险中的一种。虽然重疾险中一般都包含了部分癌症的保障,但其保障的是恶性肿瘤,而原位癌之类的轻度癌普遍不在保障范围之内。因此,以弥补轻度癌症保障的“防癌险”,成为很多保险公司主打的健康险产品之一。就在日前,几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防癌险”计划。如太平洋保险与罗氏制药、瑞士再保险公司携手合作,推出“防癌险”。新华保险和阳光保险在银行渠道推出防癌保障计划,并将原位癌、皮肤癌等5种疾病纳入保障范围。
医药公司介入与其他保险产品不同的是,此次推出的“防癌险”还有医药公司的介入。
广州一位肝病专家告诉我们:“罗氏的肿瘤药物基本属于进口高端药,虽然临床疗效不错。
但费用高昂。如果商业保险未来可以提供支付报销,对于其市场开拓,无疑可以起到巨大作用。”业内人士表示,医药公司的“专业介入”有助险种的发展和自身药物的普及。此前,罗氏抗肿瘤药的销售,多数面向的是处方医生,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无异可为罗氏扩大在抗肿瘤领域的形象力。
专业防癌险VS重疾险
相比其他重大疾病,癌症的高发越来越引发普通人的关注。据悉,一般保险公司的癌症理赔在重疾理赔中的占比超过一半。“在防癌保险出现之前,消费者大多通过购买重疾险来满足健康保障需求。但其保障范围有限,保险金一次性支付,且通常不与治疗挂钩,使得专业防癌保险的特点和优势得以显现。”保险专家说。据介绍,现在市场上防癌的保险主要有两种,一是包含癌症在内的重大疾病险,二是专门针对癌症的“防癌险”。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重疾险保障范围广,包括癌症在内,总共有35种重大疾病,而“防癌险”则专门保障癌症治疗,所以在保费上,“防癌险”要比重疾险更便宜。以27岁投保一份缴费20年、保额为30万元的重疾险为例,平均年缴费8000元,而如果投保专业“防癌险”的话,则只需要4000多元。
如何选择目前市场上含有防癌的保险产品种类这么多,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呢?据悉,目前“防癌险”的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消费型和储蓄型。纯消费型的保费较低,但没有返还。储蓄型的保费较高,若保险期间未发生疾病,则可以全部返还或是按120%返还。某国内知名保险公司理财师建议,消费者应从自身、经济状况,来考虑是选纯消费型还是储蓄型“防癌险”。若在经济不是十分宽松的前提下,也想考虑购买储蓄型的“防癌险”,可以考虑调低保额,几年后再补份保单。
尤为重要的是,消费者在选择时,还应该留意保险的赔付方式,根据需要选择。
据我们了解,目前“防癌险”的赔付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赔付,即一旦确诊为重大疾病保险定义中的“恶性肿瘤”,则给付一定的保险金额。这是最主要的一种给付方式。还有一种是将癌症治疗过程化,分解各阶段的主要费用,按照实际需求,多次给付。事实上,像上例中的陈女士因为原位癌而遭拒付的情况,若是选择带有轻症疾病赔付的重疾险的话,就可以避免。因为某些保险公司有专门针对原位癌,实施给付10%或20%的赔付金用于治疗。比如阳光人寿的一款“阳光安康组合计划”重疾险就规定,如果确诊有发生原位癌。
慧择提示: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虽然防癌险一年要缴纳4000元,但是投保一旦人患了癌症,将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不用承受巨额的治疗费用,比重疾险更加的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