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汉,又名“江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这里有自楚国以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又经辛亥革命的风云激荡,武汉几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江城胜景、楚风汉韵,源远流长;山水风光、人文景观,美不胜收。 不得不说武汉是个旅游的好去处,那么武汉旅游景点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买旅游保险上慧择网!在线支付,保单电话验真!
汉阳龟山琴台
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 相传,古时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曾在此弹琴,抒发情怀,樵夫钟子期听懂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结为知己。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友人墓前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知音”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是后人为纪念这一对挚友而建。
古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还充分运用了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到古琴台游览,进大门,过小院,出茶院右门,迎门是置于黄瓦红柱内的清道光皇帝御书“印心石屋”照壁。照壁东侧有一小门,门额“琴台”二字,据传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手。进门后为曲廊、廊壁立有历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记。再往前便是琴堂,又名友谊堂,堂前庭院中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便是象征伯牙弹琴的琴台。
黄鹤楼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长江南岸,相传也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宋画《黄鹤楼图》再现了宋楼的面貌。图中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淼。中央主楼两层,平面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全体屋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雄壮。宋之后,黄鹤楼曾屡毁屡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只存在了十几年。现仅留当时楼貌照片,已不是宋画在高台上丛建多座建筑,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为折角十字,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九层。下、中二檐有12个高高翘起的屋角,总高32米。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姿。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旧址现保存完好,因其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因此又被称为“红楼”。红楼原为清政府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谘议局大楼,此楼1908年筹建,1910年落成,占地28亩,共有房11栋,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大门和主楼上端匾额均为宋庆龄题写。该楼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也有说法认为是砖木结构)西式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坐北朝南。它直接采用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大厦和会堂的建筑形式,大楼平面呈“山”字形,前方及两翼是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门前的门廊突出,门窗制作精巧,上层顶端正中伸出一座圭形教堂式的望楼,颇具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成为当时阅马场轴线的制高点,视野开阔,颇为壮观。大楼后方也是一座二层楼房。两侧各有一排红色平房。正前方出口处装有铁栅大门,大门两侧为门房,由上半部装有铁栅的红色矮墙自门房两侧平伸,与左右平房连接,围成方形院落。旧址面对阅马场,院门外正前方立有孙中山铜像,仪表庄严安详。
慧择提示:以上就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景点,它们已经成为了武汉的代名词。面对这些诱人的景点,您有没有想去一饱眼福的冲动呢?那就赶快行动吧!不过出门在外,做好安全保障是最重要的,在这推荐慧择网的旅游保险产品给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买旅游保险上慧择网!在线支付,保单电话验真!
汉阳龟山琴台
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 相传,古时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曾在此弹琴,抒发情怀,樵夫钟子期听懂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结为知己。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友人墓前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知音”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是后人为纪念这一对挚友而建。
古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还充分运用了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到古琴台游览,进大门,过小院,出茶院右门,迎门是置于黄瓦红柱内的清道光皇帝御书“印心石屋”照壁。照壁东侧有一小门,门额“琴台”二字,据传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手。进门后为曲廊、廊壁立有历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记。再往前便是琴堂,又名友谊堂,堂前庭院中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便是象征伯牙弹琴的琴台。
黄鹤楼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长江南岸,相传也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宋画《黄鹤楼图》再现了宋楼的面貌。图中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淼。中央主楼两层,平面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全体屋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雄壮。宋之后,黄鹤楼曾屡毁屡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只存在了十几年。现仅留当时楼貌照片,已不是宋画在高台上丛建多座建筑,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为折角十字,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九层。下、中二檐有12个高高翘起的屋角,总高32米。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姿。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旧址现保存完好,因其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因此又被称为“红楼”。红楼原为清政府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谘议局大楼,此楼1908年筹建,1910年落成,占地28亩,共有房11栋,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大门和主楼上端匾额均为宋庆龄题写。该楼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也有说法认为是砖木结构)西式楼房,面阔73米,进深42米,坐北朝南。它直接采用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大厦和会堂的建筑形式,大楼平面呈“山”字形,前方及两翼是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门前的门廊突出,门窗制作精巧,上层顶端正中伸出一座圭形教堂式的望楼,颇具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成为当时阅马场轴线的制高点,视野开阔,颇为壮观。大楼后方也是一座二层楼房。两侧各有一排红色平房。正前方出口处装有铁栅大门,大门两侧为门房,由上半部装有铁栅的红色矮墙自门房两侧平伸,与左右平房连接,围成方形院落。旧址面对阅马场,院门外正前方立有孙中山铜像,仪表庄严安详。
慧择提示:以上就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景点,它们已经成为了武汉的代名词。面对这些诱人的景点,您有没有想去一饱眼福的冲动呢?那就赶快行动吧!不过出门在外,做好安全保障是最重要的,在这推荐慧择网的旅游保险产品给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