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农村老人,现在连养老院都要住不起了。
近期,经济观察报一篇关于《农村养老院初现退院潮》的报道,让我内心五味杂陈。
文章里写道,南方某GDP百强市连锁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其运营的养老院往年退院率只在15%左右。
而今年上半年,退院率却提高到了25%。
此前,除了“口罩”这种特殊时期以外,从未出现过如此显著的退院数增长。
农村为啥会出现退院潮?
这些重回“居家养老”的老人们,又将面对什么?
怎么用增额终身寿险养老?点这里,即可进入养老年金官方预约咨询页面>>
贵,住不起了!
实际上,我国的养老院价格,已经是相当的实惠了。
政府不仅会对入住困难的老人补助,还会给符合标准的养老机构,发放一定的财政补贴。
在农村,养老机构普遍采用的是普惠型模式,面向农村及乡镇的老人提供服务,月收费通常只在2000元-5000元。
但农村老人,依然住不起。
他们的养老金都很低,想要住养老院,费用基本得靠子女的支持。
农村之所以出现退院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子女没钱让父母继续住养老院了。
当下,经济变差,子女的收入也锐减,想要找点稳定的活,是越来越难了。
老人们的子女,大多都是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上有老下有小,开销很大。
一旦收入降低,是很难持续负担父母在养老院的支出,尽管这个支出,并不算昂贵。
并且,因为在外面赚不到钱的缘故,不少在外务工的人,都纷纷选择回乡。
回乡后,索性把老人接回家护理,还省钱了。
所以,造就了农村养老院出现退院潮,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子女“无钱+有闲”的叠加情况。
当下,农民工想找到工作,真的变得越来越难了。
比如说制造业,据我了解,除非是一直在厂里持续干的老员工,不然你很难在工厂看到45岁以上的工人。
服务员同理,现在饭店、饮品店等,基本上充斥着的都是年轻人的面孔。
送快递、送外卖,需要把手机玩转,这对50、60岁的农民工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或许,保安、保洁、保姆是大龄农民工的最终出路。
尽管这些职业从业者的年龄,也在慢慢变高,现在,基本上年龄都要在60岁以下。
此前,工人日报报道的,“60岁以上农民工的清退令”,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过去,大家可能以为,农民工是干到老,直到干不动为止。
而实际上,超龄、大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被迫回老家务农,正在慢慢成为常态。
收入骤降,工作难寻,把老人接回家更是一个无奈之举,一个权宜之计。
仍是经济观察报的这篇报道,里面描述了,因为经济压力被迫退出养老机构,被子女接回家中的父母们,并非绝对顺心如意。
在农村,这些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普遍是失能、失智或年龄超过80岁的高龄老人。
该如何护理他们,又成了全家人接踵而至的新难题。
虽说,短时间内家庭的经济支出,确实得到降低,但是失能老人每天都需定时翻身、喂药、测血糖、喂流食等。
这些繁琐的步骤,基本上彻底会将老人与家属绑定在一起,一刻不得闲。
而实际上,这些家属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
这就导致,实际上这些被接回家的农村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并不一定比在养老院的时候更高。
如何解决养老院退院潮这一难题,或许,答案还没出现。
因为,以现阶段的农村老人的收入情况来看,相比对每月2-3千的普惠型养老机构费用,一个月1、2百块的养老金,只会是杯水车薪。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为1.21亿人,这意味着,农村养老机构拥有1.2亿的潜在用户。
但如何让1.2亿农村老人们,老有所依?
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提高农民的养老金的待遇。
但这谈何容易。
关于农民养老金为何如此低,我们此前也系统性研究过,
只能说,未来想要改变农村养老金低得可怜的局面,主要还要在财政补贴上下功夫。
并且,短时间内,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
退院潮,给我们有何启示?
农村出现退院潮,让本就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的农村养老院,日子更加难过了。
农村养老机构的良好发展,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大事。
总算可以将子女从繁重的照护负担中解放出来,也能让失能与半失能的留守老人们,拥有还算不错的生活质量。
考虑到农村家庭的收入情况,当前普惠型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已经被压缩到极致。
但是,遭遇到退出潮,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只能再度降低入院收费。
结果可想而知,这必然就会极大降低护工的数量与质量,对老人们的食宿水准,医护水平,也将有不小的影响。
直接表现在,老人们受到的服务,将会大打折扣。
一个糟糕的消息是,哪怕是身处城市的养老院,在各方面养老条件更好,城市老人对养老院接纳程度也更深的前提下,其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2019年,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就在调研中发现,即使是人口老龄化相对严重的北京,也只有4%的养老机构实现盈余,62%的养老机构需要10年以上时间才能收回投资。
一直以来,我国的养老床位入住率大概只有50%上下。
不赚钱的养老院,占据了绝大多数。
这也侧面印证了,养老行业的确是一个慢热的市场,尤其是在中国。
或许,对养老院接纳程度更高,更为年轻的一代人变老后,中国养老行业才能够逐渐脱离“入不敷出”的惨淡情况。
现在,过度担忧养老院退出潮,或许会有点夸张。
但是短期来看,如果养老院持续普遍亏损,那么老人们所能获得的养老服务,确实会有所降低。
所以当下,如果想要获得更充足的养老保障,给自己留够养老钱,至关重要。
只有钱到位了,才能去到医养结合、服务更好的养老院。
即使不考虑住养老院,面对住所的适老化改造,以及护工照料,都是很花钱的。
给自己晚年多留点钱,绝对没毛病。
这是第一个启示,留够养老的本钱!
第二个,也是更深层次的启示,我们必须把养老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很多农村老人,因为养老观念保守,实际上更愿意在家里安度晚年。
但是由于农村养老金有限,老人最终在何处养老,怎么养老,决定权根本不在他们手上,而全由子女说了算。
如果,子女不情愿照顾或者无人照料,父母就不得不被送进养老院。
如果,老人更想去养老院得到更为专业护理,却因为子女不愿意承担这笔开销,只能去很差的养老院或者是被迫在家养老。
这种情况,基本上很难得到良好的护理。
你很难苛责农村老人为何陷入这样的局面?
这些老人,在年轻时就为子女奉献出了一切。
倾尽全力帮孩子结婚、买车买房、凑彩礼,很多农村老人甚至为此背上了巨额债务。
对于养老,只期望着“养儿防老”,基本上没有给自己预留下任何养老金。
你也更难苛责这群中年人,他们不甘心被土地绑住,面对生存压力,只得去大城市务工。
毕竟,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活条件更为迫切。
长久下来,老人的养老需求,必然是会被漠视的。
由农村老人的局面,我们足以窥见,给自己留足养老本金,尽可能把自己的养老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到底有多重要。
农村老人养老难,原因是没钱。但是实际上,城市里,有钱的老人养老,也没好到哪里去。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客户的真实情况。
我们叫她刘姐。刘姐今年55岁,是个刚退休没多久高中老师。其社保退休金,大概有7000多。
对于退休后的生活,她是充满期待的。
首先就是跟姐妹们游山玩水,先把省内的各大景点逛个遍。
再去周边的国家,近的新马泰、远的澳洲,都想去看看。
未来,还想去老年大学,学钢琴,参加合唱队......
这些设想,是如此美好。
但是却因为孙子的突然降生,一切都变得不确定了。
儿子希望,自己的妈妈能来帮忙带小孩。
这可把刘姐愁苦了,本来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准备好好休息几年。
但是现在却要带娃,她心中实在是一万个不愿意。
并且,自己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多年带学生,积劳成疾。
也不知道全天候带娃,身体能不能吃得消。
刘姐家的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很多家庭都因为奶奶是否带小孩,陷入了不小的家庭矛盾。
出于对自己美好退休生活和健康的综合考虑。
最终,刘姐跟儿子、儿媳协商,给自己的孙子,找一个住家阿姨,全天候照顾孩子。
儿子儿媳不用放弃工作,自己也不用来全天带娃,时不时帮带一下即可。
阿姨需要9千一个月,自己每月补贴小两口4千块钱。
刘姐觉得,一切还是以和为贵。
对于带娃这件事,钱和人,至少要出一个,自己不想带娃,还是尽可能出钱吧。
这个方案,也得到了一家人一致肯定。
实际上,如果不是带娃,两个年轻人也不想跟长辈住一起,能用钱解决,当然是最好的。
对于自己的养老情况,刘姐也有更为长远的规划。
首先,她并不寄希望于下一代。
她也隐隐有些担心,自己不给孩子带娃,会不会等到自己老了,需要照顾时,儿子、儿媳会心甘情愿照顾自己吗?
会不会两位年轻人,到时候忙得根本无暇照顾老人?
会不会也出现只给钱,不照料的情况呢?
经过深深思索,刘姐决定把自己的名下的两套房子,卖掉其中一套。
卖了400多万,全用作自己的养老的本钱。
一开始,刘姐是准备放在银行里的,但是她发现,银行收益越来越低不说,而且也不能创造出养老所必须要的终身现金流。
于是,刘姐拿出其中的200万,选择了商业养老金。
她选的产品是泰康的岁月有约,并且,提前锁定了泰康的养老社区。
在70岁时,如果想要入住泰康养老社区,岁月有约每年会发给你13.3万的养老金,加上自己的社保养老金,完全可以覆盖掉养老社区的花费。
同时,这款产品在投保第二年,就能开始领取保险的分红收益。
这些分红是不稳定的,分红收益得看保司的投资情况。
好在,泰康的高客分红,表现一直还不错。
刘姐的想法是,自己带娃,不一定有专业的阿姨带得好,不如出钱把孩子给保姆带。
同样,自己的养老问题,也应该由专业的养老机构来负责。
与其晚年寻求子女,或者一些专业度不高的保姆,不如花钱,让自己有个舒舒服服的养老体验。
退一万步说,孩子即使愿意照料你,也未必能照顾好你。
而入住养老社区,连带的医疗、护理情况,都一并解决了。
养老社区有专业的医生护士、生活管家等等一大帮人,随时在身边,完美解决了养老的各种忧虑。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育儿如此,晚年养老,同样如此。
当然,绝不是说所有人都一定要去锁定养老社区。
养老社区好是好,但是价格高昂,需要量力而行。
养老方式是多元的,前期是,一定把养老金安排妥当。
配置养老金,要有三个必须。
必须绝对的安全,不能有任何亏损。
必须专款专用,不能被挪用。
必须有「活多久、领多久」的终身现金流。
只有这样,才能将养老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刘姐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并不一定要和“带不带娃,出不出力”绑定,也不一定非要指望于子女的照料。
用金融工具养老,是最妥当的选择。
以上就是关于“1.2亿农村老人,住不起养老院了?怎么办?"的内容,如果您对以上推荐的产品感兴趣,都可以点击“立即预约”,会有专业的保险顾问一对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