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要是我的收入没了,他们的生活水平肯定会大大降低。”美籍华人林先生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上海分公司担任高管。虽然公司已经通过团险为林先生配备了一些保险保障,但是林先生自己觉得,自己目前已经过了40岁,年薪也有了120万元,而太太是全职主妇没有收入,大儿子今年10岁,小儿子今年7岁,两个孩子将来所需还要花费不少。因此,他还想为自己加强一些保障。为此,他向上海磐石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代理人进行了咨询。
“对于林先生而言,因为他个人身体状况还算不错,疾病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预想不到的意外事故让家庭经济突然中断,因此最应该加强的是高额意外险的保障,”
根据林先生的实际情况,代理人帮助其仔细分析了其收入、财务支出状况、家庭结构、已有保障等,最终林先生决定购买中意人寿乐无忧”意外险产品,保额选择了2000万元。
“我希望在最坏的情况下,他们仍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林先生坦言,由于目前家庭资产包括房产在内不过1000万元,他又计划在三年内购置别墅,势必需要贷款,所以投保一份高额的意外保险能让他安心不少。
高端家庭首要考虑基础保障
像林先生这样的高收入人群其实不在少数。尽管收入水平已远超其他人,但资产仍在积累阶段,同时随着收入的上升,各种开支也齐齐上升,对生活水平的追求也在日益提高。这时候,如果出现风险事故导致收入中断,无疑会令家庭经济受到重挫。所以,对这些高收入者来说,基础的保险保障是首先需要关注的。
所谓的基础保障就是意外险、定期寿险类产品。林先生投保的中意人寿“乐无忧”保险的产品结构就很简单,主要针对意外风险导致的身故、残疾、烧伤、烫伤予以赔偿,这些保障恰恰是林先生最为担心的内容。
再看养老保险,这种保险的意义在于为退休后收入大大减少、生活水平降低者提供月度、季度或是年度资助,对高端人群来说,为保证退休后生活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或者利用年金产品来做资产传承,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确定基础保障的保额
那么,意外险等基础保障该该投保多少呢?在确定意外险的保额上,现金流补偿法和需求法是两种可选的方法。
现金流补偿法,假设家庭支柱因为意外身故或残疾,那么被保险人及其家人肯定希望原本依靠工作可以获得的现金流全部由保险来获得补偿。比如,林先生目前年收入是120万元(基本已处于职业生涯的最高收入期),还能工作约19年,那么对应的保额就是2280万元。由于意外险是每年投保一次,林先生今后的意外险投保金额可以每年递减120万元。因此,2000万元的保额对林先生而言是合适的。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采用“需求法”该测量保额,这主要是为了防范因意外事故导致残疾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假设林先生未来不幸因意外事故全残,彻底失去劳动能力,那么需要估算一下,大约多少金额能够维持林先生及其家人愿意接受的生活水平,一年所需的开销是多少。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用需求法计算保额时,可不能用未来工作年限作为系数,毕竟退休后的生活同样要考虑。比如林先生现在41岁,按照上海地区81岁左右的预期寿命,那么就要按照40年来计算今后的现金需求。当然,在利用需求法确定保额时,可以将自身已有的储蓄考虑进去,因为储蓄这部分资金同样可以用作维持伤残后的生活所需。
慧择提示:对于这类收入较高的高端人群可能在生活和经济上,遇到风险的指数更是会高于常人,:风险无处不在,在购买意外险的同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配备恰当保额的健康险和养老险。相对而言,健康险、养老保险等产品对高端人群保障意义较小,但是一旦重疾发生时,有一定金额的理赔仍然会增加一些从容,减少一些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