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保监会已公布处罚信息中发现,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开出罚单453张,涉及罚金约2723.7万元,其中超过半数罚单含有虚列各种费用,或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资金的行为。与此同时,保监会还就人身险销售误导行为正在进行认定,并将起草相关规则向业内征求意见。
“日子不好过”
“日子不好过啊。”这是多家保险公司今年以来感受最深的体会。“财险公司好一些,毕竟他们是前端收费并提供服务。但寿险就不一样了,整个销售和服务流程现在都处于严格的监管之下。”成都市某寿险公司行政经理告诉记者。事实上,保监会重拳治理人身险销售误导行为已有时日。不过,由于一直没有对何为销售误导行为做出明确的认定及处罚,致使不少人身险公司或业务员打“擦边球”,甚至与监管部门玩“猫捉老鼠”游戏。尽管监管部门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整治,然而在年景欠佳时,销售误导行为仍时有抬头。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记者粗略统计发现,虚列费用、虚挂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等为主的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是保险公司违规最多的事项。在罚单的具体内容中,不少保险公司虚列费用来购买礼品或公关。有些保险被查实“利用降温消毒用品发票,虚列公杂费用于购买IPAD等电子产品,并送给相关人员”,或“用于向营销员、客户支付费用、食堂费用、购买宣传品。”
四川省遂宁市某寿险公司出纳人员告诉记者,保险客户索要礼物已成惯性,而保险公司为拉到业务也“乐于”送礼,而因此产生很多额外的营业费用,就难免不得不用各种手段套取费用。该人员还告诉记者,收集各种餐饮、车旅发票是保险公司财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针对保险公司的453张罚单和2723.7万元的罚金不无道理。
销售误导再抬头
从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处罚来看,处罚力度不可谓不大。
然而,面对保险业的“寒冬”和公司业绩下滑的压力,一些保险公司对保监会的禁令视而不见,新一轮的销售误导重新抬头。
近日,有报道称泰康人寿忽悠银行客户攒钱送保险。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发现,接到泰康人寿电销人员电话的人不在少数,一些消费者经不住忽悠,接受了泰康“送”上的“祥云康顺两全保险(分红型)”。“类似这样的‘忽悠’大致都是偷换概念:首先,将原本的年缴保费转化为每个月存入一定额度的零钱,所谓的攒钱送保险实际就是花钱买保险;其次,客服人员在电话中所谓的确认流程实际就是确认投保流程,消费者一旦在接下来的询问过程中做出同意或认可之类的表态,均会被认为是接受该保险合同,银行便可以从卡中扣钱。因此,如果没有时间接听或者没有弄明白保险的具体情况应明确拒绝对方,切勿使用‘嗯’等模糊的词语表态。”
事实上,银保业务中最常见的“以银行理财产品、存款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或者以本金、利息等其他金融产品特定概念宣传销售保险产品”,是被保险消费者投诉最多的欺骗行为。
梳理近年来人身险退保案例后不难发现,保险消费者“大呼上当”的背后,与保险营销员的隐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或未明确说明免除责任、或未告知保险合同有观察期和犹豫期、或未提醒投资型保险产品的费用扣除情况及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而这些或有意或无意的隐瞒行为,也将被视为销售隐瞒行为而禁止。
人人喊打
不可否认,寿险业的快速扩张发展,保险营销员制度在其间功不可没,然而,新的形势下,人海战术、营销员素质良莠不齐、销售误导、低素质低产能……营销员体制的弊端日渐突出,这一制度的不可持续性逐渐暴露。“广增员、高脱落、低素质、低产能。”保监会措辞严厉地指出保险行业步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此外,随着保险理财型产品近年来的热销,也成为了不当销售行为的温床。上述寿险公司负责人透露称,“就保险产品的不确定利益部分承诺保证收益,使用比率性指标将保险产品的利益与银行储蓄、基金、国债等其他金融产品进行简单对比等,都将被视为不当销售行为。”
多达28类销售误导行为的禁令,监管层对重拳整治人身险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年初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让销售误导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数据显示,过去5年保监会收到的各类保险投诉中,有20%至30%涉及“销售误导”。
慧择提示:克服销售误导行为,对于保险业的长足发展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监管部门在对销售误导行为进行认定后,相应的销售误导行为处罚规范、销售误导责任追究机制等规章制度也应跟上。而据了解,下一步监管部门就会草拟相关的惩处及责任追究制度,以建立健全治理销售误导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