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年报出炉当日,首航节能涨幅超过5%,一举化解了之前“维开德事件”的阴霾。细细研读公司半年报,其传递出不少积极的信息——二季度内公司股东户数大幅缩减七成,筹码明显集中;以稳健着称的险资大肆吸筹。
股东户数缩减逾七成首航节能上市之初股价表现并不令人振奋。3月27日,公司以30.86元/股的发行价上市,当日即告破发。此后连续数个交易日下挫,并于4月5日盘中最低探至25.55元。公司一季报显示,上市几日公司并未获得机构青睐,期末流通股股东中仅有东方证券及私募中海信托“浦江之星23号”,分别持股20万股和11.5万股,规模有限。
而昨日公布的半年报却截然不同。首先,是筹码明显集中。一季度末,当时机构股东打新的限售股尚未解禁,公司股东户数为31472户;而截至6月末,公司股东户数缩减为8552户,下降幅度达到72.8%。
同时,险资在二季度大幅加仓。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保险-分红、中国人寿财险-传统、中国人寿集团-传统及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自有资金包揽了公司第一、二、五、六大流通股股东席位,且均为新进股东,尤其是前两大流通股股东分别持股185.5万股和169万股,上述四方合计持股约500万股,占流通盘比例为15%。
首航节能660万网下配售股于6月27日解禁,根据打新名单,上述险资未列入中签行列,可见上述数百万股均系在二季度内买入。以区间股价看,增持成本为每股29.5元,低于发行价格。此外,原本在一季度末持股20万股的东方证券也加仓近100万股,位列公司第四大流通股股东。
随着险资吸筹,公司股价也水涨船高。首航节能的“破发”弱势维持到5月下旬,但随着5月23日公司股价大涨超过6%,一波涨势展开,至6月29日累计涨幅超过27%,当日收于35.27元。此后,7月初股价续写强势,至7月3日创下新高并报收38.05元。自启动后区间最高涨幅超过37.5%。
公司半年报亦显示,6月27日至6月底的3个交易日内,打新机构尚未抛售。据中签公告,兴业国际信托自营账户以及兴业国际信托-新野江苏中行新股申购信托项目(一期)分别打新132万股。至6月底,上述两个账户中的一个持股保持在132万股,另一个则减持约一半,持股量为60.5万股。此外,另一家打新机构上海证券在解禁后的减持力度也不大,仅由原来的66万股下降至50万股。事实上,由于公司股价明显上涨,截至6月底,上述机构已有盈利,却未选择大笔抛售。随着7月后股价创新高,上述在6月底“留守”的打新机构股东的 “战果”得以进一步扩大。
“维开德事件”阴霾化解7月24日,首航节能对“维开德事件”做出澄清,到昨日发布半年报,公司股价已连续三日上涨,且以昨日涨幅最为明显达5.28%。如此看来,市场或已逐步消化上述事件的影响。
7月11日,供货商德国维开德方面宣布不再向公司出售主要产品板材。这一消息显然出乎所有投资者的意料,使得公司股票遭到部分机构抛售。7月13日,公司股价跌停,机构出现在卖出席位的第一位,卖出金额为2457万元;但也有两机构席位居买入榜第一、四位,净买入约2855万元。从7月13日至23日,公司股价跌幅高达18%。
有分析指出,德国维开德是生产钢铝复合板材料的企业,该板材可用于直接空冷散热器基管的生产,在直接空冷领域主要供应给基管生产商或供应商。首航节能主要从事空冷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对维开德存在一定材料采购。而且,在对方声明中亦存在对公司声誉产生负面效应的评价,因而对首航节能的股价造成如此冲击。
面对市场质疑、股东的问询,在股价大跌之后的7月24日,首航节能通过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表示,由于相关板材市场供应充足,属于买方市场,且公司采购量小,不会对公司基管采购和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上述事件不会给公司竞标和订单带来影响。当日,公司股价止跌回升,并在此后两日连续上涨。
【慧择提示】半年报显示,首航节能上半年净利润为6081万元,同比增81%,基本每股收益0.52元,符合公司在6月19日做出的业绩修正预告。之前,公司仅预计上半年净利增幅在30%至50%之间。
股东户数缩减逾七成首航节能上市之初股价表现并不令人振奋。3月27日,公司以30.86元/股的发行价上市,当日即告破发。此后连续数个交易日下挫,并于4月5日盘中最低探至25.55元。公司一季报显示,上市几日公司并未获得机构青睐,期末流通股股东中仅有东方证券及私募中海信托“浦江之星23号”,分别持股20万股和11.5万股,规模有限。
而昨日公布的半年报却截然不同。首先,是筹码明显集中。一季度末,当时机构股东打新的限售股尚未解禁,公司股东户数为31472户;而截至6月末,公司股东户数缩减为8552户,下降幅度达到72.8%。
同时,险资在二季度大幅加仓。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保险-分红、中国人寿财险-传统、中国人寿集团-传统及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自有资金包揽了公司第一、二、五、六大流通股股东席位,且均为新进股东,尤其是前两大流通股股东分别持股185.5万股和169万股,上述四方合计持股约500万股,占流通盘比例为15%。
首航节能660万网下配售股于6月27日解禁,根据打新名单,上述险资未列入中签行列,可见上述数百万股均系在二季度内买入。以区间股价看,增持成本为每股29.5元,低于发行价格。此外,原本在一季度末持股20万股的东方证券也加仓近100万股,位列公司第四大流通股股东。
随着险资吸筹,公司股价也水涨船高。首航节能的“破发”弱势维持到5月下旬,但随着5月23日公司股价大涨超过6%,一波涨势展开,至6月29日累计涨幅超过27%,当日收于35.27元。此后,7月初股价续写强势,至7月3日创下新高并报收38.05元。自启动后区间最高涨幅超过37.5%。
公司半年报亦显示,6月27日至6月底的3个交易日内,打新机构尚未抛售。据中签公告,兴业国际信托自营账户以及兴业国际信托-新野江苏中行新股申购信托项目(一期)分别打新132万股。至6月底,上述两个账户中的一个持股保持在132万股,另一个则减持约一半,持股量为60.5万股。此外,另一家打新机构上海证券在解禁后的减持力度也不大,仅由原来的66万股下降至50万股。事实上,由于公司股价明显上涨,截至6月底,上述机构已有盈利,却未选择大笔抛售。随着7月后股价创新高,上述在6月底“留守”的打新机构股东的 “战果”得以进一步扩大。
“维开德事件”阴霾化解7月24日,首航节能对“维开德事件”做出澄清,到昨日发布半年报,公司股价已连续三日上涨,且以昨日涨幅最为明显达5.28%。如此看来,市场或已逐步消化上述事件的影响。
7月11日,供货商德国维开德方面宣布不再向公司出售主要产品板材。这一消息显然出乎所有投资者的意料,使得公司股票遭到部分机构抛售。7月13日,公司股价跌停,机构出现在卖出席位的第一位,卖出金额为2457万元;但也有两机构席位居买入榜第一、四位,净买入约2855万元。从7月13日至23日,公司股价跌幅高达18%。
有分析指出,德国维开德是生产钢铝复合板材料的企业,该板材可用于直接空冷散热器基管的生产,在直接空冷领域主要供应给基管生产商或供应商。首航节能主要从事空冷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对维开德存在一定材料采购。而且,在对方声明中亦存在对公司声誉产生负面效应的评价,因而对首航节能的股价造成如此冲击。
面对市场质疑、股东的问询,在股价大跌之后的7月24日,首航节能通过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表示,由于相关板材市场供应充足,属于买方市场,且公司采购量小,不会对公司基管采购和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上述事件不会给公司竞标和订单带来影响。当日,公司股价止跌回升,并在此后两日连续上涨。
【慧择提示】半年报显示,首航节能上半年净利润为6081万元,同比增81%,基本每股收益0.52元,符合公司在6月19日做出的业绩修正预告。之前,公司仅预计上半年净利增幅在30%至5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