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称,人社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专访时表示,城乡间、不同群体间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较大,矛盾比较突出;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巨大。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共同推动突出矛盾的逐步化解,促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问:制订社会保障的专项规划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社保规划》是社会保障领域第一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它的制订颁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也说明社会保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处于越来越重要位置。
《社保规划》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布局和谋划——不仅覆盖城镇,而且覆盖农村;不仅突出制度建设,而且强调经办管理服务;不仅明确中央责任,而且给予地方政策指导;不仅指出发展方向,而且提出保障措施。这种科学性、系统性是其他文件形式很难做到的。
问:《社保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哪些工作任务?这些任务完成后对老百姓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答:《社保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6个方面任务。第一是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解决制度缺失问题。包括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体系,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政策,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补充保险等。制度体系基本完备后,就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
第二是加快城乡统筹,稳步推进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一体化建设。包括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切实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工作。实现了这方面目标,参保群众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制度流动,社保关系衔接不上、转移不畅的问题就可以逐步缓解。
第三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完成了这方面任务,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目标就可以大大跨进一步。
第四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这些计划得以落实,社会公平将更加彰显,广大人民群众得以更好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第五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福利和慈善事业。这将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保底层”更加牢固。
第六是加强社会保障管理与监督,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这将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安全稳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保障。
问:如何保障这些目标任务能够完成?
答:为了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社保规划》提出了9个方面的基础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积极开辟其他资金来源;健全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继续做大做强社会保障战略储备资金,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障科学研究和宣传,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8个重大项目,提升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服务能力;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规划的贯彻实施。
这些措施是确保顺利完成“十二五”社会保障各项任务,全面实现规划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和必要条件,认真抓好落实必将有力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特别是促进直接惠及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问:如何看待当前社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答: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还不完善,突出的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地区明显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窄;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加强城乡相关制度整合、衔接和推进管理服务一体化的要求日趋紧迫,难度不断加大;城乡间、不同群体间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较大,矛盾比较突出;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巨大;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不均衡;管理服务基础薄弱、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慧择提示】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共同推动突出矛盾的逐步化解,促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