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富起来,寻常百姓最大的困惑莫过于此,近日有幸同国内富甲一方的富翁老朱(化名)促膝长谈,深受启发。
朱说,20年前他只是一个农民,祖祖辈辈都是老实人,在当地很难找到工作,于是怀揣200元现金从邻省跑到江苏来谋生;时过境迁,现在的老朱已经成了几家上市公司的控股人,横跨零售、房地产、旅游和食品等多个行业,市值身家近百亿。
“老百姓图安逸,富翁图挑战——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很明显的。”老朱承认,如果当初也向祖辈一样认命的话,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在今天,舒适性和稳定性仍是众多年轻人选择职业的第一要素。
同样研究理财的老朱说,一般老百姓都会挑选保本基金,觉得年回报有3%至5%就已经满足了;富翁往往爱买一定比例的股票型基金,宁可冒一定的风险,也要赚多一点。
老百姓存在很多“人云亦云”的道理,有些是迷信,有些是父母的讹传,绝大多数属于误导。比如,老百姓很计较物业管理费,觉得越少越好。越少物业管理费的住宅小区,由于缺乏人员打理,常常住了5年就已是破破烂烂——为了省一点物业管理费,房子未来的升值空间全被破坏掉。
还有一种不良思维是买保险比较回报率,回报高才买。其实购买保险是替家庭买下一个保障网,保单最关键的内涵是足够的保障,理赔信誉好,代理人服务到位。其实,保险并不是投资。
一种是狼性性格,另一种是羊群性格。以最近火爆的在银行购买基金为例,狼群性格的人在股票型基金净值达到 1.30元时已经购进;羊群性格的人最终等到2.30元时才会购进。“狼”已经赚钱,而“羊”买进时的价位已经比较高,很可能最后导致亏损。
普通老百姓在每天的消费中,都会习惯性地花半小时去砍砍价,省一点小钱。但他们银行账户里说不定就存着30万元现金——只是趴在银行,收取微薄的利息。
“小钱精明,大钱糊涂”——是老百姓理财现状的真实写照。30万元存款,如果仅仅要求年回报率达到10%,一年产出的利润就是3万元。目前国内环境下,达到每年10%的回报率并非难事——至少应该比天天砍价要省劲儿得多。
不关心天下事,只低头看着自己日子的微小事情;不能预见未来变化,只能面对房价、油价和股价不断叹息:这个世界变化快。在两年前,富人们已经感觉到人民币将要升值,纷纷及时将自己手中的部分美元换成人民币,避免了5%至10%的汇率损失。
与时俱进,不仅仅是喊在嘴上的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