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有效分散医生执业风险,提升执业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多点执业,缓和医患矛盾?社会开出医师执业责任保险这个“新药方”,确保限度保障医生的权益,缓解医患矛盾,下面我们看看医师责任险政策详解。
目前,医师责任险分为四档,累计赔偿限额分别为4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和30万元,其对应的单笔事故赔偿限额分别为120万元、80万元、50万元和10万元,而在医师购买费用上,基准保费则分别为2700元、2250元、1800元和720元,医生可根据个人情况自愿、自费购买。
“在早期征求意见中,医师们大多希望把价格控制在3000元以内,这样的收费标准他们可以承受。最终通过招标,我们将基准保费由最初的标准再下调10%,也就是现在的2700元、2250元、1800元和720元。”深圳市医师协会执行会长王天星表示。
王天星坦言,不同的理赔金额,可以供不同的医师群体选择。其中,理赔累计总额400万元和200万元的方案,对自由职业和多点执业的医师更有吸引力,而理赔累计总额30万元的方案,则主要针对医师面对医院内部追责时需要承担的费用。“从目前来看,一般发生医疗纠纷时,内部追责的费用多在1万到8万元之间。”王天星说。
值得关注的是,在基准保费的计算上,深圳引进了“执业范围调整因子”和“医师职称调整因子”两个概念。
其中执业范围调整因子根据历年来不同科室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情况评定相关系数,例如重症医学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肿瘤外科等调整因子为1.8;中医、体检科医师、预防保健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康复科医师、营养科医师的执业范围调整因子则为0.6,而注册多个专业的医师,则以最高系数为准。此外,在医师职称调整因子上,主任医师为1.2,副主任医师为1.1,主治医师为1,住院医师为0.9,助理医师为0.8。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名从事产科的主任医师购买一档保险,其需要支付的费用为6480元(2700×2×1.2=6480元)。
“相比于其他纠纷,医疗纠纷在发生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在医师执业责任险上确定了期内发生制这一原则。举个例子,医师执业责任保险期限2018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止,患者在2018年做手术,但在2019年才发现手术有问题,产生医疗损害。如果按期内索培制,由于报告时间是2019年,故无法理赔,但由于采取了期内发生制,虽然医疗损害报告时间在保险期间以后,但患者仍然可以得到理赔。”王天星说。
慧择提示:医师责任险政策可知,产品的基本保费为2700元、2250元、1800元和720元,医生可根据个人情况自愿、自费购买;另外在基准保费的计算上,引进了“执业范围调整因子”和“医师职称调整因子”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