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保险股的走势,堪称“势如破竹”,年初“磨底”,4月启动,一路高歌猛进至11月,尽管年尾震荡,但纵观全年,保险股还是傲视市场。进入2018年,开门两个交易日,一红一绿,首日上涨1.88%开门红,次日原本延续上涨态势的保险股却在午后“跳水”,盘面看,“阴包阳”似乎为全年的走势蒙上一抹不确定色。
“开门红”遇强监管加码,保险股闻声拐头向下
先来看看导致保险股下跌的不确定性因素是什么。1月3日午后,保险股“跳水”向下,四大上市险企集体翻绿,新华保险领跌,去年保险股中的“明星”中国平安一度下跌超3%,截至收盘,虽盘中稍有回升,但四大上市险企仍以绿盘收盘,新华保险下跌3.70%跌幅居首,中国太保下跌2.98%,中国平安下跌2.23%,中国人寿下跌0.69%。
从消息面来看,午间收盘后,保监会发布了一条风险提示,直指保险“开门红”销售。每逢岁末年初,保险公司都会开展“开门红”活动。“开门红”是现有销售行业中特有的一个销售节点,为促进产品的销售,在此期间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及销售推动力度相对较大。2018年开门红又较往年更为“卖力”,去年十一之后,大型险企纷纷开始筹备推出开门红产品,受134号文影响,提早筹谋、加码加力成为2018年开门红“保量”的重要举措。
无疑,从历年情况来看,开门红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十分重要,无论是对比前一年为保费正增长奠定基础,还是开门红成绩将占到全年保费1/3甚至1/2的比重,“开门红则全年红”,开门红堪称一年中保险公司销售的“重头戏”。如此重视程度之下,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为冲业绩,保险公司营销员通常会使出浑身解数,尤其今年,在134号文的影响之下,本来压力就比以往要稍大”,一保险营销员对蓝鲸财经表示。
乱象也随之滋生,保监会称,开门红期间,为冲业绩,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活动炒作概念,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概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利用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情况下的盲从心理,诱导其冲动购买“开门红”产品;此外,为获公司高额奖励,有的销售人员利用活动期间的产品销售政策夸大宣传,在介绍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披露、承诺保证收益等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对此,保监会点名“开门红”,提示消费者理性选购,不盲目跟风冲动消费。
如果说保监会的风险提示是对保险业开门红的“当头棒喝”,其实,早在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保监会就开始放大招。元旦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保监会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的通知》,称保监会将组织开展人身保险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
看似是对人身险行业的专项整治,但这个时点的推出,却更多的剑指“开门红”。于是年末交替之际的接连强监管加码,让市场对保险业2018年的发展状况有所担忧,保险股随之震荡。
机构仍看好:发展空间大、利润释放强、高价值增长
趋严监管政策的加码,确实为保险开门红带来一定压力,甚至有媒体称之为“雪上加霜”,但对于2018年保险业的整体发展,保险股的走势,机构却依然看好。
“其实早在之前,市场就对开门红增速下滑有所预期”,安信证券分析师赵怀湘表示。在其看来,保险股依然是优质避险的金融白马股。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也认为,2017年保险公司业务推动节奏“前高后低”,2018年受强监管影响,预计新单保费增速“前低后高”,呈现逐月上升的趋势。
确实,从基本面来看,保险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我们通常用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发展水平”,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在2018年保险股投资策略报告中提到,2013年以来我国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由2013年的1.70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1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2%,但是即使经历过这几年的高增长,截止2016年末我国保险深度为4.15%,保险密度为2242元/人,与相对较为发达的国家及地区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考虑人均之后的保险密度部分。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也曾公开表示,我国寿险保单持有人只占总人口的8%,人均持有保单仅有0.13张。看来,差距则意味着发展空间,市场的远未饱和,意味着保险业的发展空间、潜力仍较大。“2018年仍将是保险行业发展的上升期”,太平洋证券分析师魏涛表示。
与此同时,2018年,保险业的利润也将成为行业发展亮点。“剩余边际释放规模的递增是长期确定性事件,准备金少提是2018年-2019年的确定性事件”,孙婷分析称,预计2018年750天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上行10-25bps,“会计估计变更(准备金折现率假设上调)”由负转正,预计将使得2018年利润增速整体超过50%。
当然,“人”对于保险业而言是重中之重。2017年,各寿险公司都已基本完成“个险”布,此前也有分析人士表示,2018开门红拼的就是“人”。2018年,寿险公司还将持续“人海战术”吗?对此,机构预测将会出现“小变化”。“由于险企面对2018年开门红,新产品相对销售难度会有增加,2017年下半年,继续补充人力成为险企保障2018开门红保费收入增速的重要方式,但我们预计明年代理人增速将会有所放缓”,缴文超表示。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孙婷,其认为,新单保费的两大驱动力是增员和留存(培训)。传统的业务推动主要靠“立竿见影”的增员。但代理人入司3个月后活动率迅速降低,大部分代理人脱落,而留存下来的代理人在1-3年后活动率与产能将大幅提升。目前,上市保险公司正在加强“留存与培训”,改善代理人司龄结构。
孙婷表示,管理与培训的优化可提高队伍留存率、改善司龄结构,从而增加活动率、人均件数、人均产能、人均收入,进而进一步改善留存,形成良性循环。我们预计未来代理人数量不再是驱动保费增长的核心因素,代理人人均产能提升的空间巨大,能够推动保费持续快速增长。
“2018年保险股的投资思路,将是分享价值增长”,广发证券陈福表示。而同样在2018年开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保监会发文,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强调,保险业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从过去关注增长速度“快不快”,转变到强调质量效益“好不好”上。确实,强化监管加码之下,保险业发展的核心逻辑并未更改,未来,利空出清,叠加代理人产能的提升,内含价值、新业务的不断提升,保险公司利润的释放,投资收益的不断回暖,保险业仍将有有着较强的发展前景,随之,保险股上涨也仍可期。“监管引导行业优化,回调无忧积极参与”,在其看来,保险股基本面依然优质。
“2017年,保险板块走出独立行情,2018年,我们认为空间依然很大”,太平洋证券分析师魏涛称。
保监会表示,将重点治理人身保险销售、渠道、产品、非法经营等各类市场乱象问题,其中,存单变保单、夸大收益、恶意挖角、虚列费用等问题将是打击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