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此前连续面向车险行业开放“车险分”和图像定损技术之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蚂蚁金服”)保险平台(下称“蚂蚁保险”)的开放进程还在加速。而对保险机构来说,蚂蚁保险背后的“阿里系”拥有巨大的数据宝矿,令保险机构趋之若鹜。
但“阿里系”如今在保险行业已有多张牌照,这些公司在蚂蚁保险平台上是否会拥有垄断性的资源成为了业内的关注。
公布开放规则
目前,蚂蚁保险已经同80余家保险公司合作,销售超过2000余款保险产品,服务超过4亿用户。
“为了进一步加强蚂蚁做保险科技的定位,未来我们将加大开放力度。在开放方面,我们也确定了平台基本准则。”徐艳表示,只要机构关注用户体验,接受小额、高频的保险服务理念,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支持能力、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蚂蚁保险平台都欢迎机构加入。
但“阿里系”如今在保险行业已有多张牌照,包括国泰产险、信美人寿相互保险以及位列第一大股东的众安保险,这些公司在蚂蚁保险平台上是否会拥有垄断性的资源?
徐艳表示,目前在蚂蚁保险平台上,没有一家公司的保费份额超过20%,“蚂蚁保险平台对所有保险公司都会一视同仁。客户反馈、投保意愿、理赔服务等综合指标是决定合作伙伴参与程度的统一标准。未来蚂蚁保险的任何一款产品都不会由单一机构独家经营。”
对于用户关心的数据及隐私安全,徐艳表示,数据安全和用户信息保护是对蚂蚁保险平台的核心基本要求。在信息使用方面,蚂蚁开放的是用户画像能力,而非简单给数据。
“我们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来做这些探索,例如车险分产品中,合作机构看到的是一些人群特征,我们已经进行过数据加工和加密了,而不是一条条的具体底层信息。而目前在国际上,也有一些算法上的进步,以前大家需要把数据放在一起才能融合,但现在,有很多分布式的算法尝试,就是各自数据在各自的地方,而且本来是加密的。然后在中间搭建一个像桥梁一样的算法,加密的数据放在算法里,跑出来的结果一样是有效的。”徐艳表示。
对于合作保险公司,蚂蚁保险也明确要求,除了必要的客户服务、回访以外,要求合作伙伴进行数据隔离,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和保险的二次营销。
直面产品争议
今年以来,蚂蚁保险动作颇多,5月25日开放“从人”因素进行风险打分的车险分、6月27日发布智能图像定损的定损宝。但对这些产品,有人肯定方向,也有人提出质疑,例如蚂蚁保险背后“阿里系”的数据更多的偏向于生活消费等,与车险关系较弱;定损宝涵盖车型较少,落地难度大等。
对于车险分的数据来源问题,徐艳表示:“其实我们有很多数据源,它们有各自的特征。比如蚂蚁体系,金融属性更强,还有其他的合作伙伴,也许社交属性、其他属性更强。从目前使用的结果来看,蚂蚁这些数据变量对车辆风险的识别程度,确实关系很密切。”
据她介绍,“车险分”经过100天的运行,数据显示车险分对于辅助保险公司提升风险识别能力的效果显着。
之前,行业内车险定价更多考虑“从车”信息,比如车型、车龄、配置、车辆是否有出险等。而车险分将海量的“从人”信息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挖掘,对车主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分析,让车险的风险定价因素由“从车”(与车相关)信息到“人车结合”转变。
以前保险公司无法做更细的区分,实际上是低风险的用户或保险公司在帮高风险的用户承担额外的成本,这也造成了财险公司的大量亏损。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险部总经理刘璞表示,目前,大地已将车险分产品合理融入公司车险业务的定价过程中。车险分产品确实能够在“从人”因素的风险识别方面起到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引入车险分后,经过比对,我们发现,65%车险业务的定价精准度得到提升,其中,33.7%的用户车险费用应当降低,而另外31.3%的用户因为风险较高,车险费用需要增加。”安盛天平财产保险公司创新中心总经理兼首席数据官李绍丹介绍。
“定价因子变细了,通过车险定价模型评测的效果看,车险分‘从人’因素能够细分不同风险的用户,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定价。” 李绍丹解释。
上述两位保险公司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车险分对车险定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主核保系数中。在商业车险二次费改之后,这一系数在不同地区下限目前在0.7-0.85之间。
对于定损宝,徐艳坦言:“这个技术要落地,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东西非常多。”据她介绍,目前定损宝在太平产险、大地保险等几家保险公司落地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现挑战比简单识图复杂得多,例如前端的损失部位拍照规范、指引;跟保险公司若干次数据交互的链路打通;照片出来的结果到底是换还是修;公示配件的价格是不是能适合当地的维修厂的价格等等,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目前在蚂蚁保险平台上,没有一家公司的保费份额超过20%。蚂蚁金服将进一步加大保险平台的开放力度,未来蚂蚁保险的任何一款产品都不会由单一机构独家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