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8月30日在深圳发布“车险理赔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平台将依托于“中保车服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筹)”(以下简称“平台公司”),平台公司由中保协主导,多家保险公司、公估公司与蚂蚁金服、滴滴出行等互联网公司以及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车险查勘业务每年约100亿元
建立车险理赔服务平台,实际上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方法,借鉴“滴滴打车”等共享经济的成功模式,建设行业性的“车险理赔服务平台”,整合行业内外部资源为保险业及客户提供服务。
中小财险联席会主任童清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平台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包括保险公司联合体(包括公估公司)、蚂蚁金服、滴滴打车、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以及创始人投资等。根据初拟的情况,保险公司联合体将占平台公司股权的40%,深圳市投控占10%、创始人投资占10%。“平台公司”以保险公司作为主发起人,确保保险行业的话语权及保险资源的有效投入。
中保协会长朱进元在采访中表示,平台公司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无控股股东,经营市场化且运营独立性。中保协专门成立“行业管理委员会”,保障平台的市场化属性和公正运营。
车险理赔服务平台将落户深圳,预计2018年正式上线。
该平台通过建立查勘员准入、查勘作业规范及服务考评体系标准,整合业内保险公司与公估公司的查勘资源以及行业外社会分布的查勘力量,形成强大且反应迅速的查勘服务网络。平台还将通过案件分类与客户分类,对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自助查勘功能,借助现场照片自助上传、图片识别、反欺诈等技术,实现出险客户自助查勘。
从中保协的数据获悉,行业2016年车险报案量约为5000万件左右,按目前市场每案查勘费用为200元测算,当前行业车险查勘业务的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百亿级的查勘市场亦需要庞大的查勘队伍,车险理赔服务平台将组建一支共享查勘队伍。
朱进元表示,未来平台将开放查勘人员认证和注册管理,广泛招募查勘员,除了保险公司目前的专业查勘员队伍外,还将引入行业外的兼职查勘力量。在朱进元看来,滴滴出行拥有为数众多的兼职司机,如果这部分兼职司机能够通过中保协的培训课程,符合中保协对查勘员的要求,亦可以成为兼职查勘员。这将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传统车险查勘模式投入大、成本高、时效慢等弊端。
中小财险联席会主任童清表示,成立平台后,保险公司不用再大量养人养车,将直接带来经营成本的下降。
朱进元亦近一步表示,公司直接成本降低的同时,社会成本亦降低。此前保险公司查勘员可能需奔波很久赶至现场,但平台成立后,距离现场最近的查勘员可快速到达现场,此外,平台利用新技术,有效防范和杜绝理赔的欺诈案件,从而减少保险公司的理赔支出。这些成本的下降将最终体现到保险费率下降,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车险查勘服务将成为平台初期主要的业务,未来将延伸至汽车后市场。平台侧重开发车险快修服务与汽车零配件供应服务功能。数据显示,车险赔付支出中,车辆损失约占三分之二,包括零配件和维修工时,零配件在车损中大约占55%至60%。2016年,保险行业车险赔款支出3650亿元,于此测算,行业每年为零配件支付的赔款金额超过1300亿元。
此外,平台还整合全社会汽车后市场服务供应商,为车主的养车、用车、出行、汽车金融等场景,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车生活服务。
打造行业的数据运营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平台将打造成整个保险业的服务共享中心和数据运营中心,将形成整个保险业的大后援基地。
童清表示,目前平台将使用蚂蚁金服、滴滴出行的先进技术,不用再开发。未来最大的资本开支集中在人力成本及科技费用、基础设备等。
据透露,蚂蚁金服为平台筹备投入了专门的人力物力,其具备的支付结算、地图定位、图片识别、信用体系及云计算等能力将为平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滴滴出行在超过400个城市为4亿用户提供出租车、专车、快车等服务,将通过高效的车辆及人员调配,准确的路径规划以及先进的驾驶行为数据监测等技术支持,助力平台发展。
在平台合作中,数据共享、数据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童清表示,平台成立后,行业之间无形中形成了数据共享,可以共享的数据分项聚集在平台。
不过,朱进元在采访中表示,平台将进行市场化运作和经营,为了保障保险行业数据和信息安全,中保协专门成立的“行业管理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营管理进行监管和指导。而平台没有实际控制人,所有股东都没有经营权,未来将在数据安全方面设置一套规则。
车险理赔服务平台的最大创新在于借鉴共享经济的成功模式,平台将利用新技术杜绝理赔上的欺诈案件,从而减少保险公司的理赔支出。这些成本的下降将最终体现到保险费率下降,给消费者带来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