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保险机构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布基本稳定,东部占比保持绝对优势。其中,全国保险公司法人和分支机构分别有184 家和1825家,同比分别增加2家和102家。
全国区域保险“地图”出炉
2016年,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下称“保费收入”)增势明显,东部、西部地区增速加快,中部、东北地区放缓。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同比分别增长31%、23.5%和25.5%,分别相较2015年提高12.2 个、0.8个和4.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1%,相较2015年下降3.1个百分点。此外,东部、中部、 西部和东北地区赔付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9.3%、23.0%、19.1%、17.9%。
不仅如此,全国保险密度和深度持续上升,东部地区提升较快。2016 年,全国保险密度为 2258 元/人,同比增长 27%。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保险密度逐次递减,中部和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总体相当,西部地区不同省份间差异较大。
全国保险深度为4.16%,相较2015年提高0.57 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山西、 四川和辽宁5个省(市)的保险深度超过5%,相较2015年保险深度超过5%的省(市)增加4个,全国大部分省份的保险深度在 3%-5%之间。
总之,东部地区保险业较快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中部地区保费收入增速提高,保费支出增速在各地区中处于领先位置,保险业对地方经济发展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西部地区保险普及率上升,但是各省差异较大。
东部地区优势明显
随着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保险运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各自的经济发展情况。
具体而言,从机构数量看,2016 年,东部地区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146家,中部地区7家,西部地区12家,东北地区8家;东部地区辖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769家,中部地区359家,西部地区500家,东北地区195家。
在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中,除东部地区人身险经营主体多于财产险经营主体外,其余三个地区情况相反。在辖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中,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多于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西部地区情况相反。
从保费收入看,东部地区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领先其他地区。2016年,东部地区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 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相较2015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地保费收入超过千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增势强劲,全年增长42.3%,增速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财产险保费收入放缓,全年增长8.0%,增速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678.7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相较2015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人身险和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8%和13.1%;湖北、河南两地保费收入超过千亿元。
西部地区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807.6亿元,同比增长 25.5%,增速相较2015年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4.5%,增速相较2015年提高8.8个百分点;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8%,增速相较2015年回落3.6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358.3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相较2015年回落3.1个百分点。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速快于财产险,财产险与人身险的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8.4%和24.4%,分别较2015年上升3.6个和回落5.2个百分点。
通过上述数据,不难发现东部地区绝对优势明显,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次之,这与各自经济发展情况大体一致。例如,财产险和人身险机构数量、保费收入等比例上即可窥见,因为只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中产消费阶层崛起,消费能力逐步增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才能使得人身险,尤其是长期重疾险等持续受到关注和增长。
此外,赔付支出与机构数量、保费收入一脉相承,体现出保险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进一步增强。从赔付支出看,东部地区保险赔付支出5679.5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保险赔付支出2038.7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在各地区中处于领先位置。西部地区保险赔付支出2022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相较 2015年略降0.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保险赔付支出786.9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
北京、上海领跑全国四川独秀西部
由面及点,北京、上海两地保险密度和深度均居全国前两位,北京保险密度8467.8元/人,保险深度7.4%;上海保险密度6320元/人,保险深度6%。
具体而言,目前,北京共有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45家。2016年,北京全年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1%;累计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7.8%;保险深度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6%;累计赔款支出同比增长11.8%;车险业务和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3%和11.4%。受利率下行、费改产品集中涌现和代理人队伍快速扩张的影响,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8.7%;非保险合同业务本年新增交费同比增长68.7%。
目前,上海共有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55家。2016年,上海全年实现保费收入累计1529.3亿元,同比增长35.9%。产、寿险保费收入比例为27:73;中、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86:14。保险业赔付支出累计528.8亿元,同比增长11.7%。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保险业一系列改革顺利推进。例如,结合自贸区和“金改40条”地方特色,上海国际保险中心提速发展;推广复制保险机构高管备案改革举措,编制发布全球首个专业航运保险指数;探索老年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和城市型巨灾保险制度;推动保险资金与上海“双创”母基金合作等。
四川保险密度2075元/人、保险深度5.24%,属于西部各个省区最高水平。目前,四川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3家。2016年,四川实现保费收入1712.1亿元,同比增长3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及增速居全国前5位。保险业赔付支出554.4亿元,同比增长22.1%;提供风险保障54.7万亿元,同比增长49.8%。
其中,四川特殊风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2.6%,成为增长最快的险种。所谓特殊风险保险,即为特殊行业设计的各种保险,诸如航空保险、航天保险、核电站保险和海洋石油开发保险等。
在东北地区,辽宁保险业在区域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总体环境中实现了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115.7亿元,占整个地区的47.3%。目前,总部设在辽宁辖内的保险公司4家。2016年,辽宁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5%;赔付支出388.0亿元,同比增长4.3%;保险业总资产2764.3亿元,同比增长18.3%;保险深度5.1%,保险密度2546元/人。
慧择提示:全国保险深度为4.16%,相较2015年提高0.57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山西、四川和辽宁5个省市的保险深度超过5%,相较2015年保险密度超过5%的省市增加4个,全国大部分省份的保险深度在3%-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