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3财险公司涉足农险
记者梳理2016年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财险公司公开信息披露发现,这10家公司都开展了农险业务。除未披露农险保费收入的中华财险、阳光产险外,其他8家公司的业务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人保财险的农险保费收入为195.35亿元,占据了我国农险保费收入近一半的份额,远远超过其他公司。此外,8家公司的数据显示,2016年农险保费收入较上一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其中太平财险增长幅度最大,为195.38%。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农险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承保比例依然不高,给相关保险公司留存的发展空间还很巨大。
4家专业农险公司增速高于行业
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01%。在5家专业农险公司中,安华农险、国元农险、阳光农险、中原农险这4家的保费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16年砍去车险业务的安信农险是唯一出现保费同比下滑的专业农险公司。
2016年,安华农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6.1亿元,在5家专业农险公司中列第一;国元农险紧随其后,为40.8亿元;阳光农险为31.3亿元;安信农险为10.4亿元;成立一年多的中原农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至5.6亿元。5家专业农险公司的保费较上年同期的增幅分别为15.83%、28.83%、11.57%、-2.24%、637.98%。
此外,5家专业农险公司的净利润全部为正值,但是在同比增长方面的表现有所差异,只有安信农险和中原农险保持正增长。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各公司投资收益的同向变化。在5家公司中,只有中原农险实现了投资收益的同比正增长,而安华农险和国元农险的降幅都在50%以上。
作为专业农险公司,其农险保费收入备受关注。2016年,我国农险保费同比增长11.24%,除未披露农险保费收入的安华农险和阳光农险外,其他3家公司的同比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业务结构上农险保险占比优势明显,个别公司农险业务在总业务中占比超过八成。国元农险、安信农险、中原农险的农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3.2亿元、6.5亿元、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3%、26.2%、566.7%,其农险收入在公司业务占比分别为56.7%、62.5%、84.4%。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综合类财险公司,专业农险公司地域化发展特点突出,即业务主要集中在某一省市。不过近年来,专业农险公司也开始逐步拓展经营范围。
安华农险是5家专业农险公司中经营范围最广的公司,截至2016年底,已经在吉林、内蒙古、山东、北京、辽宁、青岛、四川、大连、河北、黑龙江设有10家省级分公司。
2016年底,保监会批复国元农险设立上海分公司,这之前总部位于安徽的国元农险已经在河南、湖北、贵州设立了分公司。不过,从2016年的数据来看,其87.2%的保费收入还是来自于安徽。同样的情况在其他专业农险公司也存在。
多数涉农险企赔付率增长
农业保险对于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障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年,农业保险向4576万户次受灾农户赔付了348亿元,同比增长33.9%,特别是在2016年的南方特大洪涝灾害中,农险支付赔款70亿元。
信披数据显示,无论是开展了农险业务的财险公司还是专业农险公司,赔付率在2016年大多增长了10个百分点以上。例如,人保财险2016年农险已发生净赔款为112.33亿元,赔付率为77.9%,较上一年64.8%的赔付率增长了13.1个百分点;国元农险2016年农险赔款为22.2亿元,赔付率为109.2%,较上一年50.9%的赔付率增长了58.3个百分点。
我国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不能像商业保险那样赔了钱就放弃。那么如何保障农险经营的可持续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问题。业内专家认为,应尽快完善农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记者获悉,5月底,财政部发布《关于在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的通知》。《通知》称,按照国务院部署,将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选择200个产粮大县,面向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试点工作主要围绕提高农业保险保额和赔付标准,开发面向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的专属农业保险产品。
农业保险市场对所有保险公司都是开放的,国内一共60多家财险公司,近一半都可以做农业保险,一些财险公司做农业保险值得鼓励,并且对未来农业保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