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险存在假保单?
不能确定保单真实性?害怕利益受损?其实,利用好保险公司的查询和投诉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一段时期以来,意外险市场乱象不断,主要表现在:价格混乱、单证管理不规范、代理销售模式缺乏管控,消费者买到假保单的案件频频发生。
完善保险公司查询制度
众所周知,意外险产品是所有保险产品中最能体现保险本质的产品,包括航空意外险、学生幼儿平安保险、建筑施工人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和旅游意外险等。它具备“肯定要发生、不知何时发生、难预料发生在谁头上”的特点。
鉴于人们对意外天生存有畏惧感,意外险产品历来就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因为意外险本身具有时间长短不一(最长一年,最短几个小时),且价格低、保障程度高、购买方便的特点,所以很容易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针对意外险这一特点,一些不法分子便做起了假保单的买卖。因为是假保单,客户所有信息都根本没有在保险公司备案,保险公司当然也就没有理由给予理赔,结果发生风险却得不到一分钱的赔偿。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只好由不幸的投保人自己承担。
乱象如不加以整治,消费者的利益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护,保险市场也就难以有序稳定发展。
对此,近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标准》一文,说从2010年开始,消费者购买意外险将可以实现实时查询。本次规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不但使人身意外险市场进一步得到规范发展,更重要的是确能起到真正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作用。
及时查询应成习惯
事实上,在本次保监会发文之前,业内许多保险公司已然有了查询功能,很多公司的查询系统都已经做得比较完善。消费者购买保险公司的任何种类的产品应该都可以查询到,所以,消费者维权可能只是缺一点意识和主动。
消费者不仅仅是买意外险时应当及时查询,不管买何种保险产品,向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进行查询应当成为消费者的一种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查询并不像一般人想象得那样复杂。只要一通电话或者上个网,就能为保障自己的消费权益尽一份力。
比如,时下保险公司都有咨询电话,其功能就是为投保人买了保险产品之后提供售后服务。这种售后服务的范围很广:可以咨询保单的真伪,可以查询保险销售人员的资质、保险产品所涵盖的各项责任和利益。投保人只要按照保单上的服务电话就可以解决一揽子保险产品的相关问题。不过,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鲜有消费者买了保险产品后会主动致电保险公司进行咨询。不少投保人接到保险公司的服务电话时还常常嫌烦,一挂了之,更有甚者对保险公司服务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仅以一句“全都明白了”敷衍了事。
现在,投保人也可以在购买产品2天后通过保险公司网站自助查询保单信息,查询服务至少保留至保险责任结束后一个月,或许网上查询更符合现代人的习惯。由于意外险险种较多,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险种特点设置不同的查询内容和查询界面,但消费者至少可查询到保险产品名称、保险单号码、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期间、销售单位等信息。
明辨非法渠道是根本
但需要提醒的是,消费者万不能以为有监管部门重视了、插手了,保险公司查询机制更完善了,上当受骗的几率就减低了。事实并非如此。
假保单之所以源源不绝,主要是一些不法分子见有利可图且成本低廉、运作简单,所以胆大妄为;而此类保单之所以会有市场,则主要是因为一些投保人被所谓的“低价格”与方便购买所吸引,即便有所怀疑仍然买下,买完后也懒得验证真伪。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所以从市场角度看,即便保险公司在意外险销售渠道已做得十分规范,销售假保单的违法现象也是难以根除的。保单信息实时查询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能起到杜绝意外险不规范现象的产生,而一些消费者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差,常为一些蝇头小利而选择通过非法渠道购买意外险,这在客观上也促使假保单有了一定的市场。
因此,保监会出台文件规范意外险市场更多的意义是从保险公司完善制度方面下手,而要从源头上根治意外险市场的不规范现象,除了惩治那些非法销售渠道之外,通过宣传使得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