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名第一时间目睹发生燃烧事故的成都9路公交车的当事乘客告诉记者,起火点的位置位于公交车倒数第二排座位左侧靠窗处,起火物的外包装看上去是“一个蓝色购物袋装着的方盒子”。
作为燃烧事故最初的目击者之一,16岁的陈传文已经将他的经历对警方讲述了许多遍。当天,他和4个高中同学一起乘坐9路车上学。其中,4名男生选择坐在公交车最后一排,因为两边小窗可以打开通风,且没前面那么挤。从左到右依次为张宏伟、曾詹吉、陈传文和周文科。女生刘田则坐在倒数第二排左侧靠过道座位。
最先发现火苗的是陈传文,他告诉记者,当时他正在看手机小说,公交车从川陕立交下桥,突然闻到一股汽油味,同时前方也有人说了句“司机,有汽油味,快开门”。抬头一看,左前方已经冒出火苗。反应迅速的陈传文叫了一声,立刻从右侧窗户翻了出去,因为车子还没停下来,他的胳膊和腿都摔伤。紧跟陈传文翻窗跳下的是坐在中间的曾詹吉,靠窗的周文科紧随其后,最后一个跳出来的是张宏伟,慌乱失措的他忘记了左边窗子也可以跳,舍近求远跟着同学从右侧窗户跳下,由于耽搁时间最久,4人中他受伤最重。
和陈传文一起坐在最后一排的3名男生向记者证实,当时他们看到,火是从倒数第二排左侧靠窗位置烧起来的,也就是刘田旁边的座位。起火物的外包装看上去是“一个蓝色购物袋装着的方盒子”。至于那个位置的乘客特征如何,3人表示并未留意。从起火点的位置来看,距离最近的刘田是最清楚当时状况的人。只可惜,大火烧起后,她没能从车中脱困。
坊间论证三大原因
人为纵火被指不实
虽然官方目前已认定有人携汽油上车,但火源从何而来,是人为造成?还是车辆故障引发?目前仍在调查中。
悬而未决的起火原因,让坊间有了众多猜测。记者调查显示,较为流传的起火原因有三种:人为纵火、自燃、静电引燃。
人为纵火
在记者调查中,支持“人为纵火”说的还是占大多数。
论据:调查组公布的资料显示,事发公交车发动机皮带与油箱内柴油均保存完好,事发前曾有人携带汽油上车。由此可推断,火灾应是有人故意引燃所致,否则不会瞬间燃烧得那么快。
车子自燃
支持“自燃说”的人则表示,人为纵火说不符合客观事实。“火不可能是人放的”,曾在消防部门工作的李先生说,据幸存者描述和现场视频分析,起火前车厢内曾冒浓烟。众所周知,冒烟即为燃烧不充分,若有人用汽油故意纵火,不会有此现象。
论据:事发现场曾有人追逐公交车,提醒司机发动机尾部冒烟;有目击者看见车厢起火前尾部出现火球,这是典型的汽车回火。而车的油箱内柴油储存完好、发动机皮带保留完整并不能说明公交车就不会产生自燃。李先生称,95%以上的自燃车辆都是电路或油路产生故障所致,非发动机内部及油箱起火。出事的公交车在5月25日曾因油管有问题进行过维修,而油管正是较易引发汽车自燃的部件之一。
静电引燃
在一所大学从事物理工作的周先生则认为是静电引燃,他对当时情形作了如下还原:6月5日,有人将易燃物品携带上车,此时车正沿川陕立交桥向下行驶,头低尾高。下行过程中易燃物品泄漏,乘客闻见汽油味,高喊停车。
论据:司机闻讯骤停,彼时,易燃物沿车尾流向车头,同一时刻,受骤停影响,车内拥挤的乘客相互挤压摩擦产生静电,引燃车地板上的易燃物,火开始由后向前,自下而上燃烧。
“车体空间密闭缺氧,因此初期燃烧不充分是白烟,随后乘客身上衣物被引燃,继而冒出黑烟,接下来逃生和救援者击碎汽车玻璃,空气流通引发大火。”周先生推断说,严重超载是乘客之间相互摩擦产生静电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