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新常态,保险机构正积极调整投资策略。保险资管人士表示,在去年末大幅增加股票投资的基础上,预计今年险资股票投资额将较去年倍增。同时,资产证券化将成为保险资金偏好的领域,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新投资工具有望成为关注重点。
股票投资额或翻倍
去年四季度,伴随股市行情的上涨,保险资金入市资金量迅速攀升。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去年10-12月,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金额的环比分别增长150.22亿元、630.28亿元、770.09亿元。去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6.3%,综合收益率9.2%,比上年分别提高1.3和5.1个百分点,均创5年来最高水平。保险资金运用实现收益5358.8亿元,同比增长46.5%,创历史新高。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万放近日表示,今年进入权益市场的资金量增长迅速。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降低资本压力,可出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是保险资金的偏好。华泰保险集团副总裁杨平表示,华泰去年四季度大幅增加股票投资,预计今年的股票投资平均额是去年的两倍。
保险资管人士认为,今年股市一些板块仍存在估值提升的机会,保险机构应适时调研并积极参与财务投资。目前,银行、信托等机构普遍面临去杠杆压力,保险业则有加杠杆机遇。高额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将提高保险业的风险偏好,从而为资金在加大的波峰波谷振幅间提供套利机会。
在监管部门放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并鼓励资管产品创新的背景下,新的投资工具将助力保险资金提升收益的选项。杨平表示,对冲基金等新品种与传统市场相关性低,未来两三年将是保险公司关注的重点。
另类投资空间可期
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此前表示,保险机构是债券市场的第二大投资者。去年10-12月,保险资金投资债券金额量稳定在35500亿元—35960亿元的区间内。杨平表示,去年国债和企业债的收益率均大幅下降,配置价值空间有限,而信用债还有一点机会。虽然债券是保险公司的一个主要投资方向,但与股票相比,债券的轮动性较差,今年会有意控制债券投资。
在另类投资领域,保险资金有望继续发力。近日举行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披露,去年保险公司发起基础设施投资计划1.1万亿元,比去年初增长56.8%。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保监会将继续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保险业将围绕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全局能力。在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方面,将加强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从风险保障、资金支持、公共治理等领域,引导行业积极开展保险服务。探索建立行业性战略基金、共保体等载体。
笔者获悉,监管部门在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框架下,正积极推动保险资金贯彻国家战略。机构人士表示,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符合保险资金追求安全性和稳定收益的“口味”,对于保险资金“走出去”、积累投资经验、提升资金运用效率都有好处。这些项目有望通过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股权投资项目、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实现。同时,健康、养老产业也为保险业另类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推进服务实体经济
在调整大类资产配置的同时,向实体经济的靠拢是保险机构今年的一条主线。未来在产融结合上,保险资金有望发挥更大作用。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段国圣表示,近几年来,包括保险业在内的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金融资本做产业有两种方式,一是为了获取财务回报而进入产业;二是为了长期经营一个产业,作为金融资本的延伸,实现资源互补。保险业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对长期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才是有意义的。
以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等为代表的保险资金运用正在推进。例如,在对资金运用安全性要求较高、对投资收益不盲目追高的前提下,保险资金正在稳步参与和城镇化建设相关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保险资管人士对笔者表示,今年,保险机构与地方政府商谈投资合作事宜的热情仍将延续,渠道也会更加开放。部分大型保险公司提出了这方面的战略规划。
除提供资金之外,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还体现在“跨界”方面。目前多个地区已开始探索“保险+信贷”的合作模式,在为小微企业提供短期小额贷款、完善农业保障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人士表示,保险机构的增信能力被银行看好。保险机构如果在开发贷款保证保险方面能获得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则可以为商业银行等机构提供转移小微信贷风险的产品工具,保险机构的增信能力将有利于银行更多地将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今年险资股票投资料加码,并积极关注对冲基金,而且另类投资空间非常可期。此外,多个保险机构纷纷探索“保险+信贷”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