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有15家基金公司近3年实现规模持续增长,这15家基金公司均是大中型基金公司,其中包含4家银行系基金公司。
具体看来,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的“规模神话”不仅连续3年规模持续增长,同时平均增幅遥遥领先。其次是工银瑞信基金,该基金公司最近3年不仅规模平均增幅领先,且去年权益类基金表现亮眼。
15家基金公司规模三连增 均是大中型基金公司
在经历极度深寒的2011年之后,2012年中国基金业随着监管放开、产品创新及市场回暖迎来破冰之春。2013年,中国基金业在结构性行情中沉浮,2014年,凭借蓝筹崛起的行情,股基创下近5年以来的最好平均业绩。经历过这休整、发展的3年,基金公司的规模扩张如何呢?
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基金公司数量已经由2011年年底的71家增至95家,公募资管规模同期也从2.11万亿元增至4.45万亿元,增长逾1倍。
根据海通证券公布的基金公司规模数据(剔除掉联接基金投资于ETF的部分规模)统计显示,可比66家基金公司中,有15家基金公司的公募资管规模连续3年实现增长,而同期规模连续3年下滑的基金公司仅1家。
具体看来,这15家基金公司中,银行系基金公司占据了4席,分别是工银瑞信基金、中银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和浦银安盛基金。数据显示,4家公司2012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公募资管规模分别增长614亿元、391.55亿元、141.53亿元和30.10亿元。15家基金公司中,近三年年均规模增长超100亿元的基金公司共8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不仅占据了3席,且均处于领先位置。
上述4家基金公司近三年的年均规模增幅分别为62.92%、61.37%、60.15%和74.63%。15家基金公司中,近三年年均规模增幅60%的基金公司共7家,上述银行系4家基金公司全部入围。
北京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在渠道为王的时代背景下,这个结果并不让人诧异。” 他表示,当前,银行依然是基金业最主要的销售渠道。近年来,多家商业银行经过系列股权整理后,对旗下基金公司的掌控权不断加强,相应地,商业银行对银行系基金公司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有的甚至将银行系基金公司纳入到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随着各家基金公司蜂拥发行新基金,银行销售渠道或出现拥堵,银行就不得不考虑新基金发行档期的排序。在这种背景下,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点渠道来大力扶持旗下基金公司的销售与发展,便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优势便得以凸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5家连续3年公募资管规模上升的基金公司,截至2014年年底,规模都已经超过100亿元,全部位居同类基金公司前2/3阵营,即都是大中型基金公司。
天弘基金增长最猛 工银瑞信成银行系领头羊
具体看来,15家基金公司中,天弘基金无论是年均增长规模还是年均规模增速均遥遥领先。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4年,天弘基金每年公募资管规模分别增长25.53亿元、1844.12亿元和3954.3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941.33亿元。每年的增幅分别为35%、1853%和203%。毫无疑问的是,天弘基金最近两年的规模增长源自余额宝的推动。
平均每年增长规模和平均每年增长幅度均仅次于天弘基金的是工银瑞信基金。其公募资管规模从2011年年底的698.63亿元增长至2014年年底的2540.63亿元。其中,2012年和2013年分别增长373.25亿元和13.48亿元,增幅分别为53%和1%,而去年该基金公司公募资管规模猛增1455.28亿元,增幅达134%。截至去年年底,工银瑞信基金的公募资管规模跻身行业第3名,仅次于天弘基金和华夏基金。也是5家公募资管规模逾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中,唯一的银行系基金公司。
对于银行系基金公司,业内对其规模快速增长已司空见惯,对其一贯“中庸”的业绩却微有诟病。此外,银行系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类基金业绩方面表现不错,但是,偏股型基金的“第一梯队”中却鲜见银行系基金的身影,甚至有不少银行系基金业绩排名落至末流。
不过,去年工银瑞信基金却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去年,工银瑞信金融地产和工银瑞信信心产业分别摘得股基业绩冠军和季军称号。整体来看,工银瑞信基金旗下满一年的股票型基金(不包括分级)2014年平均回报率为42.52%,超过行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银河数据显示,2014年该公司平均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位居前十大公司的第2名。可以说工银瑞信已经成为银行系基金公司的领头羊。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15家基金公司规模三连增,天弘基金增长速度最快,而且工银瑞信成银行系领头羊。此外,银行系基金公司很少现身偏股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