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今年发现,净值型的银行理财产品不时出现在销售平台中,这种类型产品将是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形态,也正是监管层引导的方向。净值型理财产品被赋予了破“刚兑”的期望。而“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一直是监管对银行理财健康发展的一块心病。
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很少出现无法兑现预期收益的情况,无形中,预期收益率就是实际收益率的印象在投资者心中打下深刻烙印,一旦银行偶有不能兑现预期收益,到银行大闹等行为给银行声誉也造成负面影响,由此更强化了银行理财的刚性兑付,银行通过各产品的收益腾挪、产品期限错配,不仅为银行自己埋下巨大风险,也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消极影响,随着“刚性兑付”规模的扩大,整个无风险利率的市场水平处在高位,连带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难以下降。
出现“刚性兑付”行为责任不在投资者,而在银行。银行理财产品信息的透明性长期以来都饱受诟病,其资金投资去向从来都是含糊其辞,结构设计经常让一些专业投资人也迷惑不已,投资者之所以买自己看不懂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出于多年来对银行的信任,其实是相当于银行在透支自己的信誉。
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是打破“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重要转折和起步,这种类型产品会定期公布收益,让投资者看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不是一成不变,理解到其中的风险性。
但是要达到真正意义上净值型理财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会定期公布收益率,但背后的投资方向仍然不明,银行对收益率的调节仍有很大的随意性。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年理财产品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尽管银行理财产品包括结构性理财产品、开放式和封闭式净值型产品等多种类型,但其中趋向“刚性兑付”的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占比仍然达90%以上,这说明破刚性兑付仍然任重而道远。
慧择提示:目前,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将是未来产品的主流形态。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后,将有利于打破“刚性兑付”,提高产品信息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