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以来,受各种各样利好政策的影响,很多产业都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据了解,A股赚钱效应开始不断凸显,与此同时,蓝筹的投资价值开始越来越大,其具体情况如下。
在经济转型和制度性变革的背景下,A股赚钱效应显现,牛市格局正在突显。然而,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本次牛市带来的可能将是一次区别于以往牛市定义的行情。一次以渐进式、结构式、轮番启动的慢牛行情,可能也将使得主板蓝筹和创业板成长的表现更为和谐。
机构做多蓝筹
近期受沪港通上线开通,以及“一带一路”、流动性实质宽松等利多因素影响,蓝筹崛起已成为当前市场热议的话题,主板低价蓝筹也在近期出现一波涨势凌厉的修复行情;而中小盘成长板块在沪港通开通预期之下曾一度表现疲弱,且后市走势众说纷纭。
但当全市场给予沪港通首日乐观预期之际,上证指数却在11月17日开盘当日表现疲软,而市场一度担心的创业板却走势强劲,令投资者大跌眼镜。笔者结合最新的公私募机构调研认为,沪港通推出后,场外或境外资金仍将持续流入A股,但这不意味着市场风格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事实上,尽管中小板、创业板在蓝筹股各种利好累积的背景下表现疲软,实际上,以公募基金为主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抛售,特别是对业绩持续释放或改善型品种。此外,简单将国内创业板估值体系与港股市场看齐的观点,短期来看有失偏颇,主因是A股定价主要受散户资金主导的特殊性,与欧美市场存在本质差别,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逆转。这意味着,业绩持续释放或改善的成长品种仍会获得资金青睐,这是创业板在沪港通前大幅调整,而在沪港通开通后强势反弹的一大原因。
但是上周蓝筹股尤其是券商股的短暂低迷也一度令部分资金心灰意冷,有私募基金经理怀疑“前期蓝筹崛起的行情实际上是机构投资者在找机会甩卖”。这种观点显然低估了当前制度性变革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影响。
其次,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开放的经验来看,不管是出于配置的需要,还是出于把握机遇的目的,相对封闭的新兴股市开放总是带来资金的流入,且其对场外资金具有很强的导向意义,在此前提下,前期备受场内资金冷落的价值股及大市值成长股的活跃度和流动性,有望获得大幅提升,而不仅仅成为一次“表演性的行情”。从这个角度,本报笔者综合前期市场和机构行为,在沪港通开通前一日的报道中就特别强调:本轮蓝筹版“主题投资”或有反复,但不会戛然而止,沪港通开通首日的表现不能过于较高预期,且首日表现也不会影响券商等蓝筹行情的持续。
券商股短期空间大
正如笔者所阐述的,经过短暂的调整,以券商为代表的蓝筹行情在上周五再次强势崛起,当日A股市场呈现出一片券商股涨停潮。尤其是作为市场风向标的指数分级基金更成为上周五市场的亮点,申万菱信基金旗下的证券B、鹏华基金旗下的非银行B均涨停收盘,两只基金十一月份以来的涨幅分别达到28%、20%。
鹏华非银行金融基金经理余斌表示,其仍然维持看好非银行金融板块长期表现的观点。他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尽管经济增速下滑,但金融环境趋于稳定,市场对系统性风险的预期发生转变,资本市场整体趋暖。证券、保险股票明显受益于权益市场的转好,是基本面较为确定的前周期品种。目前,证券公司的创新步伐和政策面的支持非常值得期待,未来IPO注册制、股指和个股期权、T+0交易制度等都有可能逐步推进,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国十条”政策细则的逐步落地将极大地促进保险公司的未来发展。
从投资价值角度来看,包括余斌在内的一些机构投资者均认为保险公司在当前蓝筹崛起的行情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吸引力。根据WIND数据,截至11月21日,总市值在1000亿至2000亿的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和下半年以来的平均涨幅分别为25.08%和29.61%。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今年以来的涨幅分别为7.22%、16.32%和16.41%,相对大市值上市公司有较大差距。并且,保险公司盈利水平在不断改善,估值合理,市盈率普遍介于10至20倍之间,是相对低估的投资品种。根据中证指数公司数据,截至11月21日,在中证800非银行金融指数中,证券权重占比为68.72%、保险权重占比为26.56%、多元金融权重占比为4.72%。
券商股崛起的意义非同一般,这实际意味着A股市场已经开启牛市赚钱效应的信号,也令包括明星私募基金在内的基金经理集体看多当前的行情。
明星基金经理王茹远上周在致投资者的一封公开信中也强调股市已经历从2008年到现在长达六年的指数低迷;政府对经济转型的决心、反腐的力度给了股市新一轮牛市的信心等因素,坚定看好后续A股整体行情。她认为过去人们习惯将大部分资产配置在房地产和房地产有关的领域,然而房地产相关资金开始往股市搬家已经初露端倪,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有望演绎出一轮波澜壮阔的由估值修复到资金推动的行情。在上述判断下,券商股无疑充分享受着制度性变革和股市赚钱崛起的两大利好。
反映到具体的个股投资上,基金经理上周调仓迹象明显,券商股成为做多的主要对象,上周五涨停的锦龙股份获得两家机构席位强势买入,合计金额高达1亿。锦龙股份2014年剥离了原自来水业务,继续实施向金融业务拓展的发展战略,并已形成了以证券业务为主的良好经营格局,目前主要通过参股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开展金融业务,锦龙股份参股40%的东莞证券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沪港通不改市场本质
事实上,即便出现蓝筹行情,A股市场的风格也难以完全扭转。显而易见的是,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新的牛市不可能再次由传统产业链来主导。在一些基金经理看来,创业板仍然会有相对不错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作为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第一步,沪港通的市场影响将是缓释的,开通初期两地投资者均会选择先试探或观望,待机制理顺和短期影响消除之后,才开始中长期布局,因此沪港通带来的可能将是一次区别于以往牛市定义的,以渐进式、结构式、轮番启动的慢牛行情。
博时基金投资经理叶彦斌也指出,从经济数据来看,进入四季度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依然较弱,工业增加值、发电量等数据在9月回升后再次下行。 虽然伴随着沪港通的正式开启,大盘蓝筹短期受到提振,但不排除开通后期存在调整压力。
“短期直接受益板块是大盘蓝筹板块,但长期来看沪港通的开通不会改变市场的本质。” 叶彦斌强调,短期机构关注的主题板块有银行、券商及自贸区主题。而中长期来看,与大盘蓝筹股近期的连续暴涨形成鲜明对比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近期虽然出现了大幅下跌。但考虑到成长股未来的成长性,未来机构将更加看好大幅调整之后成长股的机会。
大成景益平稳混合基金经理王磊也向笔者指出,虽然短期内,由于受到大盘蓝筹股票上涨的影响,部分成长股出现一定跌幅,但成长股仍将是以后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因为它们符合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的方向。当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成长股的走势将出现分化,大成基金长期将努力寻找其中真正具有成长潜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的成长股进行投资。
事实上,即便不用优质成长股业绩超预期或持续改善来佐证成长股未来的投资机会,即便是在创业板行情最为低迷的时刻,恐慌情绪也没有完全击倒一些成长风格的品种,尤其是题材股。
纯粹概念性小盘股在沪港通前后的暴跌环境中屡屡股价新高,成为典型案例。其中,最为明显的个股包括英唐智控、海虹控股、漫步者、朗玛信息、上海钢联等具有强概念支撑的品种,在沪港通开通前一周的创业板大跌中,上述品种的周涨幅分别为30%、4%、9%和14%,而同期的创业板指数跌幅为3%,中小板指数跌幅2.7%。
如果进一步观察上述五只标的的业绩,英唐智控前三季净利润为1777万元,增幅不足20%,而海虹控股前三季度净利润不足300万,漫步者前三季度净利润7140万,增幅1.2%,朗玛信息前三季度净利润2900万,同比下降高达30%,上海钢联同期净利润不足700万,下降更是高达60%。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品种全部都是具有极大争议的品种,业绩增长能力普遍存疑,五公司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均在200倍左右。
但正是这样的品种,不仅仅在沪港通开通前一周的创业板大跌中完全战胜市场,出现惊人的正收益,在沪港通开通首日的创业板反弹中又一次完胜其他品种,这凸显出当前A股的一个事实:沪港通很难真正改变A股市场偏好题材与故事的特征,散户特点明显的A股很难因为沪港通被彻底改造。正如一些基金经理强调的,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不会因为沪港通发生扭转,成长风格“马照跑,舞照跳”的情况不会因为蓝筹行情而终止。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A股牛市格局突显,蓝筹表现将更为和谐,而且沪港通也将不改市场本质。此外,受“沪港通“开闸的影响,纯粹概念性小盘股频频创新高。
在经济转型和制度性变革的背景下,A股赚钱效应显现,牛市格局正在突显。然而,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本次牛市带来的可能将是一次区别于以往牛市定义的行情。一次以渐进式、结构式、轮番启动的慢牛行情,可能也将使得主板蓝筹和创业板成长的表现更为和谐。
机构做多蓝筹
近期受沪港通上线开通,以及“一带一路”、流动性实质宽松等利多因素影响,蓝筹崛起已成为当前市场热议的话题,主板低价蓝筹也在近期出现一波涨势凌厉的修复行情;而中小盘成长板块在沪港通开通预期之下曾一度表现疲弱,且后市走势众说纷纭。
但当全市场给予沪港通首日乐观预期之际,上证指数却在11月17日开盘当日表现疲软,而市场一度担心的创业板却走势强劲,令投资者大跌眼镜。笔者结合最新的公私募机构调研认为,沪港通推出后,场外或境外资金仍将持续流入A股,但这不意味着市场风格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事实上,尽管中小板、创业板在蓝筹股各种利好累积的背景下表现疲软,实际上,以公募基金为主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抛售,特别是对业绩持续释放或改善型品种。此外,简单将国内创业板估值体系与港股市场看齐的观点,短期来看有失偏颇,主因是A股定价主要受散户资金主导的特殊性,与欧美市场存在本质差别,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逆转。这意味着,业绩持续释放或改善的成长品种仍会获得资金青睐,这是创业板在沪港通前大幅调整,而在沪港通开通后强势反弹的一大原因。
但是上周蓝筹股尤其是券商股的短暂低迷也一度令部分资金心灰意冷,有私募基金经理怀疑“前期蓝筹崛起的行情实际上是机构投资者在找机会甩卖”。这种观点显然低估了当前制度性变革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影响。
其次,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开放的经验来看,不管是出于配置的需要,还是出于把握机遇的目的,相对封闭的新兴股市开放总是带来资金的流入,且其对场外资金具有很强的导向意义,在此前提下,前期备受场内资金冷落的价值股及大市值成长股的活跃度和流动性,有望获得大幅提升,而不仅仅成为一次“表演性的行情”。从这个角度,本报笔者综合前期市场和机构行为,在沪港通开通前一日的报道中就特别强调:本轮蓝筹版“主题投资”或有反复,但不会戛然而止,沪港通开通首日的表现不能过于较高预期,且首日表现也不会影响券商等蓝筹行情的持续。
券商股短期空间大
正如笔者所阐述的,经过短暂的调整,以券商为代表的蓝筹行情在上周五再次强势崛起,当日A股市场呈现出一片券商股涨停潮。尤其是作为市场风向标的指数分级基金更成为上周五市场的亮点,申万菱信基金旗下的证券B、鹏华基金旗下的非银行B均涨停收盘,两只基金十一月份以来的涨幅分别达到28%、20%。
鹏华非银行金融基金经理余斌表示,其仍然维持看好非银行金融板块长期表现的观点。他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尽管经济增速下滑,但金融环境趋于稳定,市场对系统性风险的预期发生转变,资本市场整体趋暖。证券、保险股票明显受益于权益市场的转好,是基本面较为确定的前周期品种。目前,证券公司的创新步伐和政策面的支持非常值得期待,未来IPO注册制、股指和个股期权、T+0交易制度等都有可能逐步推进,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国十条”政策细则的逐步落地将极大地促进保险公司的未来发展。
从投资价值角度来看,包括余斌在内的一些机构投资者均认为保险公司在当前蓝筹崛起的行情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吸引力。根据WIND数据,截至11月21日,总市值在1000亿至2000亿的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和下半年以来的平均涨幅分别为25.08%和29.61%。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今年以来的涨幅分别为7.22%、16.32%和16.41%,相对大市值上市公司有较大差距。并且,保险公司盈利水平在不断改善,估值合理,市盈率普遍介于10至20倍之间,是相对低估的投资品种。根据中证指数公司数据,截至11月21日,在中证800非银行金融指数中,证券权重占比为68.72%、保险权重占比为26.56%、多元金融权重占比为4.72%。
券商股崛起的意义非同一般,这实际意味着A股市场已经开启牛市赚钱效应的信号,也令包括明星私募基金在内的基金经理集体看多当前的行情。
明星基金经理王茹远上周在致投资者的一封公开信中也强调股市已经历从2008年到现在长达六年的指数低迷;政府对经济转型的决心、反腐的力度给了股市新一轮牛市的信心等因素,坚定看好后续A股整体行情。她认为过去人们习惯将大部分资产配置在房地产和房地产有关的领域,然而房地产相关资金开始往股市搬家已经初露端倪,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有望演绎出一轮波澜壮阔的由估值修复到资金推动的行情。在上述判断下,券商股无疑充分享受着制度性变革和股市赚钱崛起的两大利好。
反映到具体的个股投资上,基金经理上周调仓迹象明显,券商股成为做多的主要对象,上周五涨停的锦龙股份获得两家机构席位强势买入,合计金额高达1亿。锦龙股份2014年剥离了原自来水业务,继续实施向金融业务拓展的发展战略,并已形成了以证券业务为主的良好经营格局,目前主要通过参股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开展金融业务,锦龙股份参股40%的东莞证券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沪港通不改市场本质
事实上,即便出现蓝筹行情,A股市场的风格也难以完全扭转。显而易见的是,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新的牛市不可能再次由传统产业链来主导。在一些基金经理看来,创业板仍然会有相对不错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作为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第一步,沪港通的市场影响将是缓释的,开通初期两地投资者均会选择先试探或观望,待机制理顺和短期影响消除之后,才开始中长期布局,因此沪港通带来的可能将是一次区别于以往牛市定义的,以渐进式、结构式、轮番启动的慢牛行情。
博时基金投资经理叶彦斌也指出,从经济数据来看,进入四季度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依然较弱,工业增加值、发电量等数据在9月回升后再次下行。 虽然伴随着沪港通的正式开启,大盘蓝筹短期受到提振,但不排除开通后期存在调整压力。
“短期直接受益板块是大盘蓝筹板块,但长期来看沪港通的开通不会改变市场的本质。” 叶彦斌强调,短期机构关注的主题板块有银行、券商及自贸区主题。而中长期来看,与大盘蓝筹股近期的连续暴涨形成鲜明对比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近期虽然出现了大幅下跌。但考虑到成长股未来的成长性,未来机构将更加看好大幅调整之后成长股的机会。
大成景益平稳混合基金经理王磊也向笔者指出,虽然短期内,由于受到大盘蓝筹股票上涨的影响,部分成长股出现一定跌幅,但成长股仍将是以后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因为它们符合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的方向。当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成长股的走势将出现分化,大成基金长期将努力寻找其中真正具有成长潜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的成长股进行投资。
事实上,即便不用优质成长股业绩超预期或持续改善来佐证成长股未来的投资机会,即便是在创业板行情最为低迷的时刻,恐慌情绪也没有完全击倒一些成长风格的品种,尤其是题材股。
纯粹概念性小盘股在沪港通前后的暴跌环境中屡屡股价新高,成为典型案例。其中,最为明显的个股包括英唐智控、海虹控股、漫步者、朗玛信息、上海钢联等具有强概念支撑的品种,在沪港通开通前一周的创业板大跌中,上述品种的周涨幅分别为30%、4%、9%和14%,而同期的创业板指数跌幅为3%,中小板指数跌幅2.7%。
如果进一步观察上述五只标的的业绩,英唐智控前三季净利润为1777万元,增幅不足20%,而海虹控股前三季度净利润不足300万,漫步者前三季度净利润7140万,增幅1.2%,朗玛信息前三季度净利润2900万,同比下降高达30%,上海钢联同期净利润不足700万,下降更是高达60%。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品种全部都是具有极大争议的品种,业绩增长能力普遍存疑,五公司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均在200倍左右。
但正是这样的品种,不仅仅在沪港通开通前一周的创业板大跌中完全战胜市场,出现惊人的正收益,在沪港通开通首日的创业板反弹中又一次完胜其他品种,这凸显出当前A股的一个事实:沪港通很难真正改变A股市场偏好题材与故事的特征,散户特点明显的A股很难因为沪港通被彻底改造。正如一些基金经理强调的,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不会因为沪港通发生扭转,成长风格“马照跑,舞照跳”的情况不会因为蓝筹行情而终止。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A股牛市格局突显,蓝筹表现将更为和谐,而且沪港通也将不改市场本质。此外,受“沪港通“开闸的影响,纯粹概念性小盘股频频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