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火车慢慢享受沿途风光是无法被取代的乐趣,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台中到嘉义1个多小时的行车时间,象是坐溜滑梯,很快就到了。尽管如此,公路系统的便捷,加上嘉义县多元的旅游选择更甚于市区,一般游客在时间考虑下较少选择停留在嘉义市。但错过了这个城市,也就错过了它丰厚的内涵。事实上,嘉义市一向以人文荟萃著称,是交趾陶的重镇,全台的艺师大多在此学艺,艺术人才辈出,也是画家陈澄波与席德进的故乡。到嘉义市不要只是路过,这里值得停留并细细挖掘具有当地色彩的文化瑰宝。
嘉义市的铁道文化也相当丰富。缘于日治时代的阿里山为台湾三大林场之一,日本人对嘉义的开发很早就开始了。阿里山铁路的起点“嘉义市北门驿”,是当时全省重要的木材集散中心之一,而铁路则随着林业的没落而转型为观光,成为全台最著名的铁支路。即将满百岁的红色小火车,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潜力点之一。此外,当年出入的门户、创建于明治时期的“嘉义火车站”,经过昭和8年的一次改建,形成现今揉合古典日式和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两者都是保存历史的重要文化资产。
位于火车站正后方的“嘉义铁道艺术村”,以一条废弃的铁道和前站分隔,呈南北走向的长条型,沿着火车站周边的入口走到北兴街就可达到。陈旧灰蒙的仓储里,包裹着奔放多彩的当代艺术创作,形成一股新旧文化的强烈对比。通过嘉义市文化局结合社区群众的力量组成铁道志工,让十几岁的国中生有接待外宾的语言能力。每月的展演活动,加上由社区弱势团体经营的餐厅,都让人感受到地方政府强烈的企图心,冲破人力有限的束缚,且运作的有声有色。
嘉义铁道艺术村是目前正在营运的三个站中腹地面积最广的。原仓储改建成为艺术家创作、生活,以及展演的空间,在宽敞的展演空间内,观赏者可以通过展示的作品与艺术家对话。文化局为艺术村搭起了骨架,驻村艺术家则是血肉、灵魂,是村内最重要的资源与力量来源。目前有五位艺术家进驻,经由艺术村的媒介,艺术文化就这样被保留下来。艺术村广大的腹地有绿草相衬、铁道相伴,规划为户外展演区、休闲艺术区,游客可以自由进出,或到艺术商店逛逛。被称为“铁道后花园”的仓库后方铁道也没有闲着,尽责的扮演着空间再利用的角色,去年底的一项“出轨计划”装置展,给原本杂草丛生的后巷铁轨以全新面貌重见天日的机会。而前方广阔的草坪前隐约可见的铁轨,每天早上仍载负着货运的任务。大片草地提供的辽阔视野,仿佛随着铁轨可无限延伸。不论是欣赏艺术展演,或是感受这里的艺术气氛,都值得让人在此驻足停留大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