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保险消费上的一个误区就是盲目为孩子投保教育金、创业金保险。
陈先生,今年34岁,是一家媒体的部门主任;同龄的太太在机关工作,现正在休长假照顾只7个月大的儿子。两个人月收入10000元,支出5500元,其中有3500元花在孩子身上。现有积蓄32万元,基本上都是国债和银行存款。
理财现状
聪明健壮的孩子让这对夫妻备感骄傲,他们花了两万多元专门购置了相机和摄像机,要把儿子更多的精彩瞬间保留下来。如何保证小宝宝过上幸福的生活,得到最好的教育,是这半年多来一直萦绕在陈先生心头的问题。夫妻俩一直盘算着送给孩子一份陪伴他一生的保单,作为将来上学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是一份保障。但令人眼花缭乱的保险产品和前些日子关于“保险泡沫”的讨论却让陈先生迟迟拿不定主意。
陈先生一家现在住在新城区,虽然稍远了点,但环境设施都很好,加上从事媒体工作,陈先生常在城里跑来跑去的,所以想花15万元买一辆代步车。夫妻两人都对炒股颇有兴趣,虽曾有所斩获,但行情不好的时候也一样赔钱。怎样让自己辛苦攒下的钱财能够不断增值也是陈先生夫妇烦心的问题。
理财专家
陈主任的家庭处于家庭成长期,根据测算,风险承受能力为积极型。建议将购车款单独分立账户,其余资产组合为10%保障型寿险、20%存款组合、20%股票基金、50%二手房。
养成良好消费习惯,购车可选二手车。
因为收入丰厚,所以消费大手大脚无计划是青年白领在理财方面的通病。同样的,陈先生家庭收入较高,但积蓄不多,原因也在于此。比如为儿子留影而花两万多元购置设备,显然就属于奢侈消费,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理财并不是节衣缩食,压缩正常支出,而是控制这类不合理支出。特别是客户家庭近期有购车等重大支出的压力,更应合理安排消费。
合理安排支出的关键是排列科学的家庭支出顺序。家庭支出按先后顺序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固定支出,如房租、房车贷款、保险、物业费等;二是可变支出,如衣、食、医药、交通、通讯等;三是灵活支出,如娱乐、交际、旅游、美容健身等。由于不少家庭将投资理财作为可有可无的资金安排,因而在支出顺序上得不到保证,也就往往难以实现长期理财目标。建议客户家庭将投资理财列为固定支出项目,每月收入固定划出投资部分,长期积累,用于实现购房、子女教育、养老等各项家庭重大财务目标。根据陈先生家庭实际情况,每月压缩1000元支出当不会降低生活品质。
购车费用有望进一步压缩。用新车一半左右的价钱就可以买到一辆光鲜且耐用的二手车。如捷达、富康、桑塔纳等“老三样”都是很经久耐用的,维持成本也比新车低不少。购车建议一次性付全款。
孩子最大的保障是父母收入稳定和全家健康。
当前保险消费上的一个误区就是盲目为孩子投保教育金、创业金保险。其实保险的本质是转移家庭财务风险,而家庭最主要的财务风险是家庭收入状况和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因此家庭保险首先要保的就是主要收入创造者,防止因意外事故发生而中断家庭收入。对于少儿,首先需要的保险其实是父母自身的保险(孩子是受益人)。因为父母一旦出意外,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可以替代父母来保证家庭收入稳定,使孩子继续正常的生活。相反,如果孩子有保险,而父母无保险,则父母一旦出险而无保险给付,则孩子单靠那些“教育金”、“创业金”无法继续完整的生活。这就是父母与孩子保险的“本末”关系。另外,就发达国家家庭理财和保险的实践看,少儿教育金和创业金的积累都是由家长根据家庭的综合理财规划,统一筹措,统一调度的,根本无须以孩子的名义去专门筹集。
当然,人寿保险除上面谈到的狭义的寿险之外,还包括医疗险和意外伤害险。后两种保险可以在被保险人伤病时为家庭提供资助,切实发挥保险功能,是大人和孩子都必须购买的。虽然陈先生和太太所在的单位福利和保障都不错,但这些福利却不能完全解决孩子的意外和医疗费用。所以可以为孩子购买医疗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其中医疗险建议购买大病型和定额补贴型,可以作为单位医药费部分报销制度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