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保险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之一,而在投资方中,央企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今年以来,央企不断出售保险公司股权,以下是详细情况。
央企退出保险公司各有原因
继上海本地国资国企今年上半年密集转让大众保险、安信农保股权之后,已经在保险业投资长达十余年之久的中字头央企,似乎也按捺不住退出辅业的决心,近期纷纷转让持有的保险股权。在一致行动的表象下,却是各家央企不同的退出动机。
在中海油发布的海康人寿股权转让信息中,中海油并没有明确提出转让股权的目的,不过,在中海油今年半年报中,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6亿元,同比下降2.3%,而中海油负责人也曾表示,正在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原则是突出主业,发挥优势,经营好优势项目和优良资产。
“10亿元的作价相比整个集团数百亿的利润,显然只是杯水车薪,中海油不会因为获得这10亿元的主营业务之外的收入,而使得业绩报表更好看。但是如果中海油继续持有海康人寿,那么可能就必须持续不断的加大投入,海康人寿从成立以来到现在,亏多赚少,再继续持有下去,对于整个集团业绩显然毫无益处,能够找到合适的接盘者,不妨退出来,也正好响应国家提出的国企改革的号召。”9月15日,申银万国证券一位石油石化行业分析师说。
数据也印证了这位分析师的判断,海康人寿2003年4月在上海注册成立,中海油在11年时间里连续出资9亿元,占50%的股权,截止到去年底,海康人寿净亏损9252万元,今年1-7月再度亏损854万元,其保费收入今年同比也下滑10%。这也意味着,中海油投资了11年,在股权投资上也就赚了1亿元。对于受让方的资质,中海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中海油称荷兰AEGON集团虽然享有优先购股权,但是同时提出意向受让方不得持有境内外寿险公司5%以上(含5%)股权,这也意味着中海油还是希望把股权转让给内资。
此前已有市场消息称中海油已经找到接盘方是清华同方,且后者开始对海康人寿进行尽职调查。9月16日,联系海康人寿,却并未得到明确的回复。
而与海康人寿不同的是,中国邮政将注册资本仅有2亿元的中法人寿出售25%的股权,中法人寿的业务规模在国内70家寿险公司中排名垫底,而双方股东自中法人寿2005年成立以后,便没有用心去经营,其历经十年都没有增资扩股,经营范围也只是限于北京,今年上半年,中法人寿的保费只有155万元,经营亏损却达到870万元,总资产仅有4.92亿元。
“在中法人寿成立之后,中国邮政另立门户,又设立了中邮人寿,借助银邮合作,中邮人寿保费规模已经冲高至187亿元,位列中资寿险第十位,中国邮政对旗下两家寿险公司态度如此不同,显然是要抓住一家,放弃一家。但是中国邮政此次作价1.55亿元转让中法人寿股权,不知道市场会不会有接盘者,相比中海油出售海康人寿,显然中国邮政出售中法人寿股权溢价要高得多,中海油出9亿赚1亿,中国邮政出1亿元赚5000万。何况中国邮政还持有中法人寿另外25%的股权。”9月17日,国内一家大型中资保险集团负责人说。
央企懂不懂保险
如果说这两家中央企业,是因为看不到长期盈利的希望而不得不出售股权,对于另外一些持有泰康人寿股权的央企,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同样也是9月,中国仪器进出口总公司已经将其持有的泰康人寿3500万股(占总股本的1.2271%)挂牌价格为5.96亿元,折合每股17.02元转让。9月4日,中国交建发布公告称,公司已通过挂牌出售,以14.24亿元转让了所持有的泰康人寿2.93%股份(8367.19万股),接盘方是泰康人寿前十大股东;今年6月,还是这家央企转让了泰康人寿的6693.75万股,价格与此次相同;此外,今年5月,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也挂牌转让其持有的泰康人寿4.11%股权,挂牌价格为19.95亿元,接盘方为泰康人寿第一大股东嘉德拍卖和第四大股东北京物虹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一面是有些央企不懂保险却要当保险公司大股东,最后经营得不上不下,只有退出;而另一面同样也是央企不懂保险,却只做个财务投资,也不去抢经营权,却经过长期持有赚得盆满钵满。就像泰康人寿,从多家央企退出的状态来看,显然是陈东升已经紧锣密鼓筹备上市,对小股权进行清理是必须的,可能对于那些包括央企内在的持股人,并不乐意在上市前夕让出股权,但是泰康人寿给出的价格还是相当诱人的,泰康人寿成立20年,而此次多家央企的联合退出,每股作价都达到17元之多,比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目前的股价还高,市盈率远远超过上市公司。”上海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分析指出。
梳理发现,央企大规模进军保险业,始于1996年。那一年,华泰财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与中宏人寿等险企相继成立,这4家公司的发起股东囊括了中石化、宝钢、华润、中海油、中粮集团、中外运和中化集团等众多央企。此后,中国保险市场的央企烙印,越来越深。
在此后的15年间,除上述4家公司外,又出现10多家由央企发起设立的保险公司。它们包括五矿集团与法国安盛合资的金盛人寿;中粮集团与英杰华保险合资成立的中英人寿;中石油联手意大利忠利保险成立的中意人寿与中意财险;华能集团发起设立的永诚财险;华润集团参与发起设立的华泰人寿;中石化发起设立的安邦财险和阳光财险(发起股东还包括南方航空、中铝集团和中外运);中邮集团合资成立的中法人寿以及后来单独组建的中邮人寿;国家电网旗下“英大系”保险公司——英大人寿和英大财险;南方电网发起设立的鼎和财险;国电集团2010年从北京市国资委手中接盘的瑞泰人寿等。如今五矿集团已经从保险业退出,中油集团也在退出一家保险公司。可以看出,央企多年之前跨界经营保险业,这些央企投资的险企经营状况也是良莠不齐,有的已经择机上市,有的还在苦熬日子,在央企退出辅业的大背景下,未来这些中字头企业还会不会更多地选择退出,值得关注。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今年上半年央企密集转让保险股权。而退出原因各有不同,长期盈利看不到希望、央企不懂保险等都成为央企出售保险公司股权的原因。
央企退出保险公司各有原因
继上海本地国资国企今年上半年密集转让大众保险、安信农保股权之后,已经在保险业投资长达十余年之久的中字头央企,似乎也按捺不住退出辅业的决心,近期纷纷转让持有的保险股权。在一致行动的表象下,却是各家央企不同的退出动机。
在中海油发布的海康人寿股权转让信息中,中海油并没有明确提出转让股权的目的,不过,在中海油今年半年报中,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6亿元,同比下降2.3%,而中海油负责人也曾表示,正在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原则是突出主业,发挥优势,经营好优势项目和优良资产。
“10亿元的作价相比整个集团数百亿的利润,显然只是杯水车薪,中海油不会因为获得这10亿元的主营业务之外的收入,而使得业绩报表更好看。但是如果中海油继续持有海康人寿,那么可能就必须持续不断的加大投入,海康人寿从成立以来到现在,亏多赚少,再继续持有下去,对于整个集团业绩显然毫无益处,能够找到合适的接盘者,不妨退出来,也正好响应国家提出的国企改革的号召。”9月15日,申银万国证券一位石油石化行业分析师说。
数据也印证了这位分析师的判断,海康人寿2003年4月在上海注册成立,中海油在11年时间里连续出资9亿元,占50%的股权,截止到去年底,海康人寿净亏损9252万元,今年1-7月再度亏损854万元,其保费收入今年同比也下滑10%。这也意味着,中海油投资了11年,在股权投资上也就赚了1亿元。对于受让方的资质,中海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中海油称荷兰AEGON集团虽然享有优先购股权,但是同时提出意向受让方不得持有境内外寿险公司5%以上(含5%)股权,这也意味着中海油还是希望把股权转让给内资。
此前已有市场消息称中海油已经找到接盘方是清华同方,且后者开始对海康人寿进行尽职调查。9月16日,联系海康人寿,却并未得到明确的回复。
而与海康人寿不同的是,中国邮政将注册资本仅有2亿元的中法人寿出售25%的股权,中法人寿的业务规模在国内70家寿险公司中排名垫底,而双方股东自中法人寿2005年成立以后,便没有用心去经营,其历经十年都没有增资扩股,经营范围也只是限于北京,今年上半年,中法人寿的保费只有155万元,经营亏损却达到870万元,总资产仅有4.92亿元。
“在中法人寿成立之后,中国邮政另立门户,又设立了中邮人寿,借助银邮合作,中邮人寿保费规模已经冲高至187亿元,位列中资寿险第十位,中国邮政对旗下两家寿险公司态度如此不同,显然是要抓住一家,放弃一家。但是中国邮政此次作价1.55亿元转让中法人寿股权,不知道市场会不会有接盘者,相比中海油出售海康人寿,显然中国邮政出售中法人寿股权溢价要高得多,中海油出9亿赚1亿,中国邮政出1亿元赚5000万。何况中国邮政还持有中法人寿另外25%的股权。”9月17日,国内一家大型中资保险集团负责人说。
央企懂不懂保险
如果说这两家中央企业,是因为看不到长期盈利的希望而不得不出售股权,对于另外一些持有泰康人寿股权的央企,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同样也是9月,中国仪器进出口总公司已经将其持有的泰康人寿3500万股(占总股本的1.2271%)挂牌价格为5.96亿元,折合每股17.02元转让。9月4日,中国交建发布公告称,公司已通过挂牌出售,以14.24亿元转让了所持有的泰康人寿2.93%股份(8367.19万股),接盘方是泰康人寿前十大股东;今年6月,还是这家央企转让了泰康人寿的6693.75万股,价格与此次相同;此外,今年5月,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也挂牌转让其持有的泰康人寿4.11%股权,挂牌价格为19.95亿元,接盘方为泰康人寿第一大股东嘉德拍卖和第四大股东北京物虹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一面是有些央企不懂保险却要当保险公司大股东,最后经营得不上不下,只有退出;而另一面同样也是央企不懂保险,却只做个财务投资,也不去抢经营权,却经过长期持有赚得盆满钵满。就像泰康人寿,从多家央企退出的状态来看,显然是陈东升已经紧锣密鼓筹备上市,对小股权进行清理是必须的,可能对于那些包括央企内在的持股人,并不乐意在上市前夕让出股权,但是泰康人寿给出的价格还是相当诱人的,泰康人寿成立20年,而此次多家央企的联合退出,每股作价都达到17元之多,比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目前的股价还高,市盈率远远超过上市公司。”上海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分析指出。
梳理发现,央企大规模进军保险业,始于1996年。那一年,华泰财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与中宏人寿等险企相继成立,这4家公司的发起股东囊括了中石化、宝钢、华润、中海油、中粮集团、中外运和中化集团等众多央企。此后,中国保险市场的央企烙印,越来越深。
在此后的15年间,除上述4家公司外,又出现10多家由央企发起设立的保险公司。它们包括五矿集团与法国安盛合资的金盛人寿;中粮集团与英杰华保险合资成立的中英人寿;中石油联手意大利忠利保险成立的中意人寿与中意财险;华能集团发起设立的永诚财险;华润集团参与发起设立的华泰人寿;中石化发起设立的安邦财险和阳光财险(发起股东还包括南方航空、中铝集团和中外运);中邮集团合资成立的中法人寿以及后来单独组建的中邮人寿;国家电网旗下“英大系”保险公司——英大人寿和英大财险;南方电网发起设立的鼎和财险;国电集团2010年从北京市国资委手中接盘的瑞泰人寿等。如今五矿集团已经从保险业退出,中油集团也在退出一家保险公司。可以看出,央企多年之前跨界经营保险业,这些央企投资的险企经营状况也是良莠不齐,有的已经择机上市,有的还在苦熬日子,在央企退出辅业的大背景下,未来这些中字头企业还会不会更多地选择退出,值得关注。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今年上半年央企密集转让保险股权。而退出原因各有不同,长期盈利看不到希望、央企不懂保险等都成为央企出售保险公司股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