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倍规模迎机遇
“近年来保监会以简政放权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保险资产管理市场化改革,拓宽投资渠道,简化投资比例,支持业务创新。通过转变监管方式,推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制,扩大了保险资产的配置空间,激发了市场活力,提高了投资效益。”项俊波表示,去年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3658.45亿元,同比增长75.45%,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5.04%,是近4年来最好水平。10年来,保险资金运用已累计实现投资收益17967亿元。而根据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段国圣的测算,“新国十条”指出,到2020年我国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翻番”目标,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达到100万亿元,那么届时的保费收入就是5万亿元,大约是2013年保费收入的3倍。
过去10年,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6%(加入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后的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9%),而保险运用资金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4%,增速显著快于保费增速。2013年,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不到7.7万亿元,按最保守的估计,到2020年资金运用余额同样达到2013年的3倍,其规模也在20万亿元以上。“即使考虑到基金、券商等机构的竞争,保险公司资产外部委托管理的趋势等因素,保险资管业的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段国圣直言,“保险资管业的首要任务是做好保险资金的投资运营。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将为保险资管业提供持续、稳定的委托资金。”
保险资管业实力不足遇挑战
然而,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20万亿元的资金规模为保险资管业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时还有巨大的挑战。段国圣坦言,在大资管时代,与券商、信托、基金等之中的优秀机构相比,当前保险资管业的投资能力、风险管控能力、业务开拓销售能力等仍存在一定差距。“新国十条”指出,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鼓励保险资金支持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鼓励保险公司通过多种形式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也提出要积极发挥保险的功能与作用,促进更多保险资金直接投向实体经济。事实上,当前,保险资金已经通过债权、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参与到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但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投资规模尚小,乏善可陈。
对此,段国圣强调,在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回落和地方债务风险累积的背景下,保险资管业需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寻找新的投资途径,拓展投资方式,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前提下,为科技企业、小微企业等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实现投资收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值得注意的是,保监会9月4日下发了《宁波市创建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总体方案》,也明确鼓励保险公司以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大额协议存款以及在宁波设立区域性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参与宁波的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房、产业投资基金、创投企业以及社区养老、医疗机构等建设,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产品创新为核心
面对挑战,项俊波要求,保险资管业要主动作为,加快业务创新,完善专业化管理体制,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探索保险投资管理产品化、投资者机构多元化等新模式和新途径,提升行业竞争力。并且要时刻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风险监测,健全风控机制,标本兼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段国圣则认为,在“新国十条”的政策背景下,保险资管业应该抓住有利时机,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思路做好专业分工,建立与不同投资领域的专业要求与投资规律相适应的治理架构,更好地适应大资管时代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资管时代,保险资管要和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产品成为能否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保险资管产品是保险资管业区别于其他金融业态的标识,也是保险资产管理的核心,保险资管业所有的创新都体现在产品中。
对此,段国圣表示:“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与强力冲击,传统的保险产品及保险资产管理类产品与现阶段的市场需求尚有差距,不具备竞争优势,如何正视差距、缩小差距,进而以产品为业务的本原体与最终载体,进行战略与市场布局,这关系到保险资管业的前景和市场地位。”“新国十条”提出,要探索保险机构投资、发起资产证券化产品,积极培育另类投资市场。这些政策的落实都离不开产品创新,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竞争的加剧,可以预计,保险资管产品的创新步伐将会加速。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我国保险行业保费规模已达2013年保费收入的3倍。此外,保险行业资金规模扩大,在给保险资管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迎来挑战,保险资管业需要加快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