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爆炸、地震、交通事故等事件,让很多人都很多心痛。在人们痛苦之间,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保人员并不多,广大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仍待提高。
总是灾难后才想起保险
7月的最后一天和8月初,台湾高雄和江苏昆山两地接连发生了爆炸案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然而,保险公司公布的客户投保情况却发人深思。
据不完全统计,在高雄爆炸案中逝世的28名遇难者,仅国泰人寿一家公司就有客户19人,估计理赔金额约3597万元新台币。而商业火险和住宅火险也均有涉及,保额约为240万元新台币。而在昆山爆炸案中,据报道,伤亡人员中仅有3人投保了中国人寿的保险,保额逾10万元人民币。发生爆炸的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仅对公司厂房投保,并没有给员工购买保险。
这样的数据不得不让人思考,作为社会稳定器之一的保险为什么那么不受人“待见”?
“很多人还是存有侥幸心理,认为灾难离自己很遥远,买了保险的钱等于是白"送"给保险公司,得不到回报。事实上,购买保险买的是一份保障,仅仅靠最后实际能够拿到多少钱来衡量是不可取的。当然,确实也还有一部分人缺乏对保险的了解,还不明白购买保险的重要性。”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据了解,在3月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各保险公司的航空意外险销量在短期内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讨论航空意外险的声音。这样一份只要20元钱的保险,在出现了大规模的航空事故后才引起了高程度的重视,或许,总是在灾难发生后才想起保险的思维模式,是时候改变了。
团意险,低投入高保障
不仅仅是个人保险意识的缺乏,在昆山爆炸案件上,同样也能看出企业对于为员工购买团体意外险和高危行业险并不重视。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有不少企业基于成本考虑,觉得给员工集体购买团体意外险是一笔不必要的支出,认为不会那么倒霉,自己的企业会遭遇意外事故。但是,往往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一旦企业员工发生意外,没有为员工投保团意险的公司就只能自己来承担风险。”
据了解,达到或超过团体中符合参保条件成员总数的75%(少于8人,100%),且最低达到5-7人,高风险20人以上,企业就能以团体形式为员工投保团意险。
而团体意外险都有固定的费率,客户可以选择每人保多少,然后乘以费率再乘以被保险人数量。一般来说,团意险的缴费费率都不高,每人100元左右的保费就能够获得10万元左右的意外保障,有的公司甚至保额最高能达到40万-50万元。当然公司投保的员工越多保险公司给的优惠就越多。
此外,在很多领域,从业者都面临着高风险,从事的工作危险系数很高,企业给员工购买高危行业险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虽然团意险和高危行业险对于风险转嫁的作用如此明显,但是作为企业和个人自愿参与投保的险种,很多企业还是不愿意购买。”沪上一财产险公司员工表示,“其实现在很多行业都有隐藏的风险,因此众多行业责任险也就应运而生,但是企业重视程度都不够,或许要等到都将这些保险都定义为强制险的时候,企业才能够真正重视起来。”
在此,也建议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果你所在的企业没有给员工投保意外险和高危行业险,可以和用人单位沟通。沟通不成,也可去当地安监局寻求帮助。
险企携手消费者同“转型”
保险意识的提高,确实无法在一朝一夕就完成。从去年开始,中国保监会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旨在宣传保险知识,提高消费者的保险意识。
保险知识的宣传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任重而道远。我们也看到,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行业正在积极转型,向着保险的基本职能—保障而回归。
然而这条回归之路或许并不好走。长期以来,以保费多少论成败的发展思路,使得许多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都将重点放在了分红、理财上,收益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主力军。
因此,在转型初期,保费的下滑或许也是无法避免的。中国人寿前总裁万峰在带领国寿转型期间,就曾对媒体表示,预计国寿2014年的保费会出现一定负增长,并称日后国寿的经营会由市场规模型转向规模效益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的原保费收入同比下滑2.8%,成为六家上市险企中唯一保费下滑的公司。
此外,保险意识的提高还需要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以及监管部门一起努力。当下能做的,就是将保险专家一再提醒的“先保障、再理财”的准则牢记在心。
通过万能险理财,高收益确实吸引人,还能不落下保障,然而这样的保险产品,一旦客户出现了重大的人身伤害事件,得到的赔偿与专注与保障的产品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回到保障的路上来,消费者观念转变也是重中之重。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很多消费者总是灾难后才想起保险,广大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仍待提高,广大险企将携手消费者同“转型”。要想提高广大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不仅需消费者自身加强注意,而且还需要广大险资的有利帮助。
总是灾难后才想起保险
7月的最后一天和8月初,台湾高雄和江苏昆山两地接连发生了爆炸案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然而,保险公司公布的客户投保情况却发人深思。
据不完全统计,在高雄爆炸案中逝世的28名遇难者,仅国泰人寿一家公司就有客户19人,估计理赔金额约3597万元新台币。而商业火险和住宅火险也均有涉及,保额约为240万元新台币。而在昆山爆炸案中,据报道,伤亡人员中仅有3人投保了中国人寿的保险,保额逾10万元人民币。发生爆炸的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仅对公司厂房投保,并没有给员工购买保险。
这样的数据不得不让人思考,作为社会稳定器之一的保险为什么那么不受人“待见”?
“很多人还是存有侥幸心理,认为灾难离自己很遥远,买了保险的钱等于是白"送"给保险公司,得不到回报。事实上,购买保险买的是一份保障,仅仅靠最后实际能够拿到多少钱来衡量是不可取的。当然,确实也还有一部分人缺乏对保险的了解,还不明白购买保险的重要性。”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据了解,在3月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各保险公司的航空意外险销量在短期内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讨论航空意外险的声音。这样一份只要20元钱的保险,在出现了大规模的航空事故后才引起了高程度的重视,或许,总是在灾难发生后才想起保险的思维模式,是时候改变了。
团意险,低投入高保障
不仅仅是个人保险意识的缺乏,在昆山爆炸案件上,同样也能看出企业对于为员工购买团体意外险和高危行业险并不重视。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有不少企业基于成本考虑,觉得给员工集体购买团体意外险是一笔不必要的支出,认为不会那么倒霉,自己的企业会遭遇意外事故。但是,往往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一旦企业员工发生意外,没有为员工投保团意险的公司就只能自己来承担风险。”
据了解,达到或超过团体中符合参保条件成员总数的75%(少于8人,100%),且最低达到5-7人,高风险20人以上,企业就能以团体形式为员工投保团意险。
而团体意外险都有固定的费率,客户可以选择每人保多少,然后乘以费率再乘以被保险人数量。一般来说,团意险的缴费费率都不高,每人100元左右的保费就能够获得10万元左右的意外保障,有的公司甚至保额最高能达到40万-50万元。当然公司投保的员工越多保险公司给的优惠就越多。
此外,在很多领域,从业者都面临着高风险,从事的工作危险系数很高,企业给员工购买高危行业险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虽然团意险和高危行业险对于风险转嫁的作用如此明显,但是作为企业和个人自愿参与投保的险种,很多企业还是不愿意购买。”沪上一财产险公司员工表示,“其实现在很多行业都有隐藏的风险,因此众多行业责任险也就应运而生,但是企业重视程度都不够,或许要等到都将这些保险都定义为强制险的时候,企业才能够真正重视起来。”
在此,也建议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果你所在的企业没有给员工投保意外险和高危行业险,可以和用人单位沟通。沟通不成,也可去当地安监局寻求帮助。
险企携手消费者同“转型”
保险意识的提高,确实无法在一朝一夕就完成。从去年开始,中国保监会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旨在宣传保险知识,提高消费者的保险意识。
保险知识的宣传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任重而道远。我们也看到,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行业正在积极转型,向着保险的基本职能—保障而回归。
然而这条回归之路或许并不好走。长期以来,以保费多少论成败的发展思路,使得许多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都将重点放在了分红、理财上,收益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主力军。
因此,在转型初期,保费的下滑或许也是无法避免的。中国人寿前总裁万峰在带领国寿转型期间,就曾对媒体表示,预计国寿2014年的保费会出现一定负增长,并称日后国寿的经营会由市场规模型转向规模效益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的原保费收入同比下滑2.8%,成为六家上市险企中唯一保费下滑的公司。
此外,保险意识的提高还需要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以及监管部门一起努力。当下能做的,就是将保险专家一再提醒的“先保障、再理财”的准则牢记在心。
通过万能险理财,高收益确实吸引人,还能不落下保障,然而这样的保险产品,一旦客户出现了重大的人身伤害事件,得到的赔偿与专注与保障的产品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回到保障的路上来,消费者观念转变也是重中之重。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很多消费者总是灾难后才想起保险,广大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仍待提高,广大险企将携手消费者同“转型”。要想提高广大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不仅需消费者自身加强注意,而且还需要广大险资的有利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