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保险资金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新型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支持股票、债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此举对股市来说是利好。一方面,当前低估值的A股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可满足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需求。另一方面,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可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对其他资金入市也可产生带动效应。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的主力之一,其发挥价值投资的力量,有望为股市长期稳定发展带来正能量。
投资者注意到,推动保险资金入市今来在政策面有不少突破。保监会1月发布通知规定,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2月下发通知规定,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占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不高于30%,权益类资产包括上市权益类资产和未上市权益类资产。而在此之前,股票和基金等上市权益类资产投资上限为25%,未上市企业股权、股权投资基金等未上市权益类资产投资上限为10%。6月印发通知允许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等公司历史存量高利率保单资金投资蓝筹股。并特别指出“目前蓝筹股估值较低,是历史存量保单配置的较好时机”。
上述政策的出台,使投资者十分期盼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以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由25%提高至30%为例,理论上可为股市增加“输血”4000亿元。再按目前实际投资比例推算,保险资金理论上增加入市的资金达近1.5万亿元。监管部门给保险资金入市“松绑”,且强调“蓝筹股估值较低”,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却不升反降。截至今年5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82907.19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8141.13亿元,占比9.82%。相比2013年年底,这一比例下降了0.41个百分点。而在今年前5个月,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占比最高为2月底,曾经达到10.63%。当然,由于5月底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较年初增长7.85%,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绝对数略有增加,2013年年底则为7864.82亿元。
保险资金入市的效果不及市场预期,与其谨慎的投资风格有很大关系。保险公司近年来较低的投资收益率主要是被股票投资所拖累,有的还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权益类投资的浮亏。一季度受到投资收益下降的影响,中国人寿净利润同比下滑28.27%。面对股市风险,部分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有所变化,加大了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从而降低股市风险对投资收益的影响。A股此轮熊市已长达近7年,长期缺乏赚钱效应致使场外资金普遍谨慎观望,不敢轻易抄底。2000多点的股指低位及沪市平均市盈率低于10倍,固然给资产配置带来机会,可若市场普遍预计短期难以走出反转行情,保险资金快速大幅增加入市比例的可能性不大。
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保险资金入市力度究竟有多大,还得靠股市自身具备吸引力。正因为看到这一点,再加上新股发行的资金“抽血”影响,7月10日,A股没有闻讯上涨,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0.01%、0.46%,创业板更是大跌1.50%。不过,在预判保险资金短期大举入市可能性不大的同时,投资者应注意到政策利好的叠加效应。RQFII额度近一周内猛增1600亿元,年内扩容已达2400亿元。监管层采取的一系列引入资金的举措,将为股市反弹创造更好的条件。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可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此外,监管部门给保险资金入市“松绑”,但保险资金入市的效果并不及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