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人寿“叫板”保监会事件逆转
不甘可能被整改清盘或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接管的“命运”安排,存在纠纷的5位正德人寿股东在最后时限到来之前,终于达成一致增资意见。这其中的妥协是:正德人寿董事长张洪涛或以身体缘由申请退休,股东之一的宁波市鄞州鸿发实业有限公司实际控股人、半年前被正德人寿执委会免职的总裁郑永刚可能接替张洪涛。不过,这些都需要报保监会审批通过。6月30日晚,正德人寿官网公告称,按照保监会〔2014〕8号监管函要求,公司全体股东协商一致,决定以增资方式解决偿付能力问题。随后,保监会办公厅回复媒体称,已收到正德人寿股东增资方案,同意正德人寿据此方案召开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坊间流传在一股体制内的高层力量斡旋推动之下,6月30日下午,项俊波终于会见了张洪涛,且会谈时间不短,但会谈内容不得而知,双方均未透露此事。事实上,此前张洪涛曾多次向保监会相关人士提出约见项俊波,但均被婉拒。张洪涛拜见项俊波的初衷是想了解:自去年10月保监会进驻正德人寿的监管检查目的是什么?其次是把事情弄清楚之后的目的是什么?在张洪涛看来,股东之间的事应由股东去解决,公司股东之间解决不了的,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可由法院裁决解决。令她不解的是,保监会过去从未提过偿付能力问题,现在突然因偿付能力而停掉公司业务;几乎是先予以处罚再来通报公司,因此监管程序有问题。
不过,在6月27日,保监会就正德人寿事件紧急召集的媒体沟通会上,保监会相关人士称,因为正德人寿偿付能力不足问题已经确定——保监会有毫无疑义的确凿证据,且有权依法做出行政处罚,所以提出该事由。而其余涉嫌违规违法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取证与核实。在当天的沟通会上,保监会刻意强调并非要“弄死”某家公司,也并非不允许正德人寿就商讨解决偿付能力方案等进行沟通协商。保监会还回应始于去年10月的现场检查原因在于内部人士举报。依据相关工作规程,保监会递交了检查通知书,检查组至今没有撤出公司。
6月30日是正德人寿拿出整改方案的“大限日”。保监会规定,如果公司在此之前未能有效改善偿付能力,将视公司情况依法采取包括整顿、接管、撤销、清算等一切主要的监管措施。出乎意料的是,在“大限日”前三天,即6月27日,正德人寿在其官网意外披露了公司财务数据、股东态度及相关监管内情。这也是正德人寿自6月6日收到保监会监管令之后的第四次公告“喊冤”与“叫板”。在第四次公告中,正德人寿坚持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为182.66%。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约270亿元;其中安全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约158亿元;流动性较强的可随时变现资产约41亿元;在北京和上海通过竞拍方式购入两块土地,截至2014 年一季度末总价值约32亿元。公告中还包括2013年10月起保监会现场检查组约谈公司人员的部分语言摘录——其言辞之低俗令人诧异;就此,在27日的保监会媒体沟通会上,保监会相关人士称对方是“断章取义、混淆是非”。
针对6月19日保监会通报会上传出的正德人寿股东争议,正德人寿公告披露,在19 日的通报会现场,当正德人寿一位股东首次听到保监会认定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7%时很惊讶,认为自己投资的4亿元打水漂了。但正德人寿另一位股东随即表态愿以两倍价格即8亿元接盘。而正德人寿27日的意外之举难免让市场猜测:正德人寿要么做好了“死”的准备,要么手中还有更多的“筹码”让监管层难堪。不管怎样,正德人寿“大限日”前的“喊冤”还是奏效了。除神秘高层可能从中斡旋之外,逆转背后的变数之一是,杉杉控股董事长郑永刚的改弦易辙,很大的可能性是其表面上与张洪涛握手言和了。但是否真的一笑泯恩怨,尚待观察。
正德人寿存在偿付能力不足
追本溯源,祸起萧墙。问题最终还是又回到了原点——偿付能力不足。虽然保监会多次表示正德人寿不只是偿付能力不足,还涉及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等违规问题。正德人寿相关人士坦言,公司经营团队为了满足保监会监管的要求,进行了一些财务变通的方式。正德人寿之所以“喊冤”,其“委屈”在于监管措施过于严厉,未一视同仁。在正德人寿看来,即使按照保监会认定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7.08%来看,保监会〔2014〕8号监管函于2014年6月6日下达,公司采取了停止新业务、暂停增设机构和暂停新增股票等投资这三项监管措施处罚,且仅给了15个有效工作日的短短时间,要求在6月30日有效改善偿付能力。与此同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2014年3月11日下达的〔2014〕5号监管函显示,信泰人寿公司2013年4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已低至-185.96%,情况更为严重,却只采取停止新业务一项措施,且根本没有提出要求解决期限。
“为什么不同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高低和接受监管处罚措施的严厉程度会完全相反?”正德人寿方面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是股东纠纷导致偿付能力方面出了问题。与其他公司不同,公司情况尚好,业务发展很快,股东都想控制。”一位正德人寿人士说。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的时候,市场传闻原新华人寿总裁何志光空降正德人寿。现在看,这可能不是空穴来风,有说法称正德人寿股东之间的矛盾,无法让其顺利进入正德人寿。在一位了解正德背景的人士看来,偿付能力问题是正德人寿股东之间矛盾的集中总爆发——其实质是股东争权。正德人寿股东之一是杉杉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宁波市鄞州鸿发实业有限公司。去年3月,杉杉控股董事长郑永刚出任正德人寿副董事长和总裁,但去年10月就被暂停总裁一职,今年4月被免去党委副书记职务,正德股东纠纷几乎是市场上公开的秘密。
上述人士称,摆在正德人寿面前的问题是,并非股东不愿意增资,而是谁也不想股权被稀释。“作为杉杉控股而言,它通过控股子公司最想达到的目的可能是想获得这家寿险公司的控股权。”有别于其他公司更换股东不同的是,正德人寿并非长期经营亏损而股权转让。正德人寿年报显示其连续4年盈利,2010年至201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2万元、385万元、858万元和5566万元,投资收益分别为4.6亿元、4.7亿元、8.3亿元和9亿元。“如此,没有哪个股东愿意离场,但更不愿意被‘接管’。现实选择只能是握手言和,共闯难关。”上述了解正德人寿背景的人士说。至少正德人寿股东中有人力挺公司增资暗示——公司的股权依然很值钱。
然而,按照保监会的测算,剔除财务上的虚假部分,正德人寿或为亏损。至于正德人寿高退保率的“罪名”,一位业内人士解释,这是因为万能险产品本身的特点,退保率虽然高,但却经过精算设计规划;如客户在购买一年、二年或者三年后会根据收益情况选择退保才能利益最大化,这与个险的退保完全不同,更不能理解为消费品的退货。这在保险业内早已经是常识。另据透露在6月6日之前正德人寿2014年的新增保费是78.8亿,当时的退保不到50%。不过,令人悬疑的是,届时张洪涛真的可以做到全身而退吗?其对正德人寿的影响不言而喻。正德人寿员工的工资待遇一直是业界最低的水平,但人员流动性不大。“这与张洪涛所做的日常工作分不开,她很尊重员工的利益和选择,公司人心比较稳定。”上述正德人寿人士说。
正德人寿民资保险诟病
而正德人寿事件如此收尾,也终于没有给即将到来的“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留下遗憾。自2006年至今,正德人寿是全国唯一一家获保监会批准的全民营保险公司。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正德人寿作为全民营保险公司,同时也是民资保险企业中矛盾积压较深、爆发较彻底、问题最突出的机构之一。相关资料显示,正德人寿获批成立的2004年,正值保监会连批18张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中资保险公司牌照;据媒体报道,这18家新公司中有8家寿险公司,除3家未改名外,其余的早已“面目全非”。在未改名的3家公司中,国信人寿则创造了史上最短寿的保险公司。
民营资本保险机构令人诟病的运作模式是“负债与资产端两头激进”,即以高现价短期产品主导、快速冲规模的同时,辅以激进的投资获得高收益。“民营资本缺乏对保险行业属性和特点的清晰认识,把保险行业简单等同于融资和投资,而忘记了保险主要关注的是负债管理;”一位国有保险公司高管如此评价,“这种认识的错位导致了对于资本回报的预期、经营策略的定位、产品渠道的选择、风险偏好等核心环节都偏离了保险行业的特点,导致尴尬的结果。”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最后时限到来之前的妥协,使正德人寿“叫板”保监会事件得到逆转。此外,正德人寿事件也反映了全民营保险公司的诟病,其运作模式是“负债与资产端两头激进”,导致运营等偏离了保险行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