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险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价格战为主的竞争使得保险业的线下业务和保险推销员面临着极大地威胁。因此各公司越来越多地在互联网进行销售,希望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更好地进行价格战,赢得业绩。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具体情况。
纷纷触网
保险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早在十年前便已经开始,如泰康在线等早期互联网保险平台重在品牌宣传和产品展示,鲜有产品销售。彼时,保险公司有自己的网站,有的也想建立互联网保险超市,但是做得不温不火。时至今日,互联网热潮下,保险与互联网的合作逐渐升温,合作方式花样百出。
保险“触网”的方式除了设立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还有与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合作开设旗舰店。目前线上销售的产品寿险比产险多些,其中寿险又以标准性比较强的意外伤害险、定期寿险、健康险等险种为主。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达291.15亿元,近三年的总体增幅高达810%;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逾60家,家数年均增长率达46%;投保客户达5436.66万人,三年间增长了5倍多。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与保险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且成本较低,若不进入互联网领域,保险公司恐有落伍危险。
保险“触网”不是简单地将产品搬至互联网平台,更在于线上产品的专业化开发。结合互联网渠道的用户特性,目前保险公司进军互联网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联合电商平台设立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三马”推出的众安在线,建立互联网保险开发基地;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又以另类的保险产品如双十一“脱光险”、爱情险、中秋“赏月险”、春运险、平安夜“怀孕险”等博眼球和赚取保费。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应用普及,保险公司产品开发也逐渐与手机、PAD等客户端紧密合作。如新华保险推出的“掌上新华”移动保单业务,在手机上提供保单查询、变更、理赔保单等三十多种自助服务,方便客户随时随地查询和办理业务;还有阳光保险的“阳光闪赔通”手机软件等,客户可以通过手机办理保单业务,如报案、现场拍照、索赔处理等便捷化服务。此外部分保险公司也与微信平台合作推出短期险种,如太平保险集团的“一元一天”旅游险等。
王国军称,线上保险近年来发展增速很快,每年都以倍数增长,一般增长300%左右。但互联网保险红火的背后,线上线下产品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对行业的冲击很大。
价格差明显
为笼络客户,保险公司开发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价格往往比线下同款产品价格低,有的甚至是免费赠送。如泰康人寿与奇虎360合作开发的“飞常保”产品,推出全民免费航意险,年保额达100万元。但这种“赔钱赚吆喝”的产品对线下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
目前保险行业的线上动作更多的是一种揽客渠道。资深保险业内人士丘斌斌认为,目前线上保险以积累客户为主,价格较为便宜,但这对线下保险的冲击很大,甚至带来线下保险员下岗、线下业务萎缩等现象。现在各家公司也正考虑在线上线下配置不同的保险产品,未来越来越多的保障型保险产品将登陆互联网,偏理财类的产品更多地在线下销售。
业内人士称,目前保险公司陆续进入人气颇高的电商领域,但线上销售的不少保险产品已经出现同质化倾向。大量保险产品依然只是线下搬到线上,产品创新不足,且线上线下价格“剪刀差”较大,长此以往,“价格战”将在所难免。
“线上销售是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保险公司在互联网平台推出了纷繁多样的节假日概念险,价格战会有,但产品销量主要还是看产品是否吸引人。”王国军认为,保险“触网”的过程中应结合网络销售特点,重视开发线上创新型产品。
保险产品自购买之日起是交易的开始,而非结束,目前人们对购买线上保险产品依然心存顾虑,比如担心信息泄露、保险售后服务跟不上等等。这就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产品完善与市场培育过程。为提高放心度,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与知名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合作,借助消费者对这些电商平台的信任度来实现线上保险销售。
实际上,互联网保险的风险隐患主要在于安全认证、网上支付、在线核保层面,加上跨越时空限制的互联网特性,使交易对象、交易过程较为模糊。目前央行、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已经着手制定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规则,其中保监会也正加紧研究制定互联网保险的监管方案。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监管步伐的推进,未来网络直销和网络团购有望成为保险销售的主力,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增长空间巨大。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保险业的价格战对线下保险员下岗、线下业务产生了极大冲击,为解决这一问题,各保险公司纷纷将目标投向互网,线下销售的产品多偏理财类。不管怎样,保险业的竞争从另一方面来说对广大消费者是有利的。在这个风险多发的时代,为自己购买一份保险至关重要。
纷纷触网
保险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早在十年前便已经开始,如泰康在线等早期互联网保险平台重在品牌宣传和产品展示,鲜有产品销售。彼时,保险公司有自己的网站,有的也想建立互联网保险超市,但是做得不温不火。时至今日,互联网热潮下,保险与互联网的合作逐渐升温,合作方式花样百出。
保险“触网”的方式除了设立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还有与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合作开设旗舰店。目前线上销售的产品寿险比产险多些,其中寿险又以标准性比较强的意外伤害险、定期寿险、健康险等险种为主。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达291.15亿元,近三年的总体增幅高达810%;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逾60家,家数年均增长率达46%;投保客户达5436.66万人,三年间增长了5倍多。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与保险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且成本较低,若不进入互联网领域,保险公司恐有落伍危险。
保险“触网”不是简单地将产品搬至互联网平台,更在于线上产品的专业化开发。结合互联网渠道的用户特性,目前保险公司进军互联网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联合电商平台设立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三马”推出的众安在线,建立互联网保险开发基地;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又以另类的保险产品如双十一“脱光险”、爱情险、中秋“赏月险”、春运险、平安夜“怀孕险”等博眼球和赚取保费。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应用普及,保险公司产品开发也逐渐与手机、PAD等客户端紧密合作。如新华保险推出的“掌上新华”移动保单业务,在手机上提供保单查询、变更、理赔保单等三十多种自助服务,方便客户随时随地查询和办理业务;还有阳光保险的“阳光闪赔通”手机软件等,客户可以通过手机办理保单业务,如报案、现场拍照、索赔处理等便捷化服务。此外部分保险公司也与微信平台合作推出短期险种,如太平保险集团的“一元一天”旅游险等。
王国军称,线上保险近年来发展增速很快,每年都以倍数增长,一般增长300%左右。但互联网保险红火的背后,线上线下产品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对行业的冲击很大。
价格差明显
为笼络客户,保险公司开发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价格往往比线下同款产品价格低,有的甚至是免费赠送。如泰康人寿与奇虎360合作开发的“飞常保”产品,推出全民免费航意险,年保额达100万元。但这种“赔钱赚吆喝”的产品对线下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
目前保险行业的线上动作更多的是一种揽客渠道。资深保险业内人士丘斌斌认为,目前线上保险以积累客户为主,价格较为便宜,但这对线下保险的冲击很大,甚至带来线下保险员下岗、线下业务萎缩等现象。现在各家公司也正考虑在线上线下配置不同的保险产品,未来越来越多的保障型保险产品将登陆互联网,偏理财类的产品更多地在线下销售。
业内人士称,目前保险公司陆续进入人气颇高的电商领域,但线上销售的不少保险产品已经出现同质化倾向。大量保险产品依然只是线下搬到线上,产品创新不足,且线上线下价格“剪刀差”较大,长此以往,“价格战”将在所难免。
“线上销售是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保险公司在互联网平台推出了纷繁多样的节假日概念险,价格战会有,但产品销量主要还是看产品是否吸引人。”王国军认为,保险“触网”的过程中应结合网络销售特点,重视开发线上创新型产品。
保险产品自购买之日起是交易的开始,而非结束,目前人们对购买线上保险产品依然心存顾虑,比如担心信息泄露、保险售后服务跟不上等等。这就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产品完善与市场培育过程。为提高放心度,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与知名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合作,借助消费者对这些电商平台的信任度来实现线上保险销售。
实际上,互联网保险的风险隐患主要在于安全认证、网上支付、在线核保层面,加上跨越时空限制的互联网特性,使交易对象、交易过程较为模糊。目前央行、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已经着手制定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规则,其中保监会也正加紧研究制定互联网保险的监管方案。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监管步伐的推进,未来网络直销和网络团购有望成为保险销售的主力,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增长空间巨大。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保险业的价格战对线下保险员下岗、线下业务产生了极大冲击,为解决这一问题,各保险公司纷纷将目标投向互网,线下销售的产品多偏理财类。不管怎样,保险业的竞争从另一方面来说对广大消费者是有利的。在这个风险多发的时代,为自己购买一份保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