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通商品房相比,保障房套型面积较小,因此对规划设计的要求相对较高。保障房建设规划直接关系到保障房空间能否充分利用,在保障房开工建设之前,需制定出合理的保障房规划设计方案。

  保障房规划设计一:复合利用功能空间
  对于空间关系的处理,起居室与客厅的搭配较能说明问题。在一些保障房项目当中,50平方米的套型依然设计了独立的起居室与客厅,这遭到大多受访专家的反对。专家童悦仲认为,对于小套型而言,应该尽可能考虑复合利用功能空间,比如“将起居室与客厅合并”。
  “保障房不是大套型的缩小版。”设计师孙英强调,目前许多保障房设计,仅仅是将过去的大套型按照同等比例缩小,真正用小套型设计理念去做的并不太多,“这是一大误区”。
  不争的事实是,空间的专用程度越高,住宅的舒适程度也就越高。童悦仲认为,应该根据套型面积的不同来决定功能空间的复合程度,这有利于提高住宅品质与面积的“性价比”。
  “对于面积较小的保障房而言,应该提倡功能空间的合并,绝对的功能划分并不现实。”专家周静敏建议,可以将餐厅与客厅合并,或是厨房与餐厅合并,“这种设计在加拿大非常普遍”。
  专家周燕珉同样提倡空间功能的复合利用。她表示:“过去在公房的设计中,往往将面积较大的卧室兼做起居室,这对于面积紧张但又要求所有卧室有独立空间的廉租房和公租房而言值得借鉴。”
  王树京则提倡“大空间、小分割”。他认为,厨房、卫生间等必须的功能空间可以固定,但除此之外可以设计成大居室,居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分割。

  保障房规划设计二:利用家具部品实现居住功能
  对空间关系处理的精细化,不仅要求建筑设计师对空间布局和居住行为要加强研究,同样也要求在套型设计时充分考虑使用一体化或多功能的家具部品,辅助实现更多的居住功能。
  赵冠谦便建议,应该在保障房当中尽可能采用多功能的一体化家具部品,比如“隔墙与柜体合并,甚至放平后便是床”,“这种设计思路值得重视”。
  孙英也提到一个细节:在国外的小套型住房当中,室内用门大多使用推拉门以节省空间。然而目前国内许多保障房仍然大量使用平开门,导致很多空间被白白浪费,“许多小套型的设计手法依然没有掌握”。
  但赵冠谦也表示,这种做法主要依赖设备设施实现,其材料的复杂程度较高,对于保障房而言,“在成本上恐怕难以实现”。

  以上为您介绍的是在首届中国保障性住房设计竞赛当中,各路专家对保障房规划设计的讨论。有专家还指出,在保障房建设规划中,不应将外廊设计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