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适用房申请者较多,因此各地房管部门均采用经济适用房排号方法来分配房屋。经济适用房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是经济适用房排号队伍却一直没有改变。经济适用房排号怪圈也引起人们的深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解答。

  经济适用房排号现象由来已久
  一位长期研究市场的专业人士称,经济适用房的排号现象由来已久:1998年,回龙观文化居住区认购时,让人们第一次领略了数百人排队购房的场景,当时有媒体称此为“个体消费出现井喷行情!”已入住回龙观3年的张先生笑着回忆说“自己的房子来之不易”,排队认购那天,他的一双新鞋愣被踩丢了。从此,政府坚定了大量开发经济适用房的决心。从那时起,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始终未摆脱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都有数千户居民搬入回龙观新居,同时,每年也有上万人在排队等候。
  去年,城东的经济适用房翠城放号之时,数百人连夜排队。长长的购房人群使道路交通受堵。一些人毫不讳言,自己是被人花钱雇来排队的。经济适用房排号的队伍中究竟有多少这样的“替身”,相信无人能够说清。
  今年初,位于石景山的翠谷玉景放号,购房人竟然提前3天排队,又恰逢天气突变,开发商为照顾购房人,不得已临时决定提前放号。
  非典流行后期,经济适用房朝阳新城放号,为避免人群大量聚集,开发商首创网上排号,但每秒钟的网络点击竟超过上千人次,最终造成网络堵塞。

  加“量”解决经济适用房排号问题
  如今,房地产市场正处在大举放量之时,但不少楼盘门可罗雀,为何惟独经济适用房门外的排队现象有增无减?知情人士透露,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不多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最直接原因。
  近年来,北京每年经济适用房的开复工总量维持在200万平方米左右,而每年的上市发售量仅在几十万平方米之间徘徊,殊不知北京每年危改拆迁户多达7万户左右,另有市政改造的拆迁户约数万户,仅这批拆迁户便需房源数百万平方米。
  除拆迁户之外,还有大量的中低收入家庭进入购房行列,对他们而言,经济适用房无疑是最佳选择。“僧多粥少”,于是便形成了今天的排队现象。
  来自北京市开发办的消息称,今年北京市新亮相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将达到24个,总开工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政府有意从源头上解决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的问题。

  严格审查销售对象 减缓经济适用房排号问题
  经济适用房发售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对销售对象的控制不严。
  知情人士说,尽管政府已出台规定,家庭年收入6万元以上者,不得享受经济适用房,但由于目前的收入体系并不透明,社会信用制度也并未建立起来,开发商更是无所谓,反正卖给谁都是卖。
  知情人士指出,治理此种现象其实并不难,只需规定经济适用房的认购必须采取实名制,每户限购一套,而且不准更名换签。
  有感于百姓购房排长队的诸多不便,首推网上排号的朝阳新城负责人说,这种方式虽说解决了起早贪黑、风餐露宿之苦,但同样产生了客户的有效身份难以确认等新的问题。看来,网上排队同样有利有弊。

  从上述可以看出,经济适用房排号只增不减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是经济适应房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销售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专家指出,只有尽快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促进经济适应房排号的健康发展。